當前關注:發力夜經濟,二季度小微經營者信心超越“榮枯線”

2023-06-27 16:25:34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袁璐

小微企業數量占中國市場主體的90%,是消費復蘇的溫度計與晴雨表,也是涵養就業、創造經濟活力的生力軍。

6月26日,由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網商銀行共同發布的《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顯示,小微經營者80%雇傭1到4人,80%擁有高中以上學歷,70%是80后、90后,服務相關行業是小微經營者最為集中的行業,占比達到80%。

“今年以來,小微經營者的經營情況持續改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曉波介紹說,第一季度,小微經營主體利潤整體由負轉正,環比增長3.7個百分點,現金流平均可維持時間升至2.6個月,小微經營者的信心相比前幾個季度有所回升,超越了“榮枯線”。

而這背后是連續數個季度,國家層面從稅收、成本、金融、穩崗等多個維度推出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同時,小微企業也在積極求變,線上銷售、電子信息系統和多平臺經營等數字化工具使用比例均在上升。

但張曉波也提到,目前小微企業依然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經營成本等壓力,未來對于小微經營者的支持措施依然需要加強。

同時,網商銀行聯合央視財經頻道發起小微觀察站,通過對來自淘寶天貓、支付寶、飛豬、網商銀行等平臺的數據洞察與調研,發掘目前小微經營活力比較高的8個場景,給小微經營者提供運營方向參考。

根據大數據分析顯示,目前小微經營者在夜經濟、縣域直播、跨境電商、專精特新“小巨人”、旅游、銀發經濟、寵物經濟、男顏經濟等領域更為活躍。

以夜經濟為例,2022年中國夜經濟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16.7%,小微商家是夜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國68%的小商家正在擁抱夜經濟,營收最高的行業分別是商超賣場、便利店和正餐火鍋。時下,夜經濟中消費者不僅對餐飲、夜購有需求,美容保健、IP潮玩等領域需求也快速增長,而且在不同城市中也顯示出區域化特色,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營收最高的小微商家在美容美發業,重慶、武漢、青島等城市的高營收則來自足療按摩行業。

標簽:

上一篇:每日時訊!上海“交地即交證”改革落地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