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銀行福州分行:遠離非法校園貸,花樣年華不負債 全球滾動
非法“校園貸”是指不法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后使用暴力、威脅等手段催收貸款,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活動。
“校園貸”基本特征
1。不設門檻,手續便捷。大量網貸平臺打著“申請便利、手續簡單、放款迅速”的旗號,在客戶準入審查上流于形式,學生只需簡單填寫表格,無需資質、擔保或抵押,只要求提供身份證件和讀取手機通訊錄掌控隱私信息即可發放貸款。這種便捷的貸款方式使得大學生在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欲望時產生了僥幸心理。
(資料圖片)
2。欺騙誘導,暴力催收。大量網貸平臺號稱“零首付”“免利息”誘導學生貸款,接踵而來的是作為變相利息的“服務費”以及未及時還款產生的“滯納金”。一旦逾期,貸款公司將會按照通話記錄騷擾大學生的家人、朋友,甚至要求其不斷續期、更換其他平臺貸款填窟窿,一旦無力償還便恐嚇謾罵和暴力催收,給學生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如何防范校園貸?
1。提高警惕。不良校園貸機構往往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以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為誘餌,誘騙學生過度消費。廣大學生要意識到天上不會掉餡餅,對貸款廣告中的“免費”“優惠”等手段要多留一份戒心、多打幾個問號;平常要多學一些金融常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對校園貸業務甄別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
2。嚴管證件。大學生應該加強對自身隱私的保護,特別是個人信息及相關證件等,防止被心懷不軌人員利用,造成個人聲譽、利益的損失。
3。找準組織。大學生在遇到經濟困難時,要及時找學校資助部門來解決學費、住宿費等問題。目前也有部門銀行推出了專門針對學生群體的助學貸款等正規金融信貸產品。
4。理性消費。大學生要養成自強自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特性,不盲目攀比,不貪圖享樂,合理安排生活支出,盡量避免在網貸平臺和分期購物平臺貸款、購物,切實做到勤儉節約、理性消費、科學消費。
典型案例
2021年,某在校大學生無意間看到18.8元體驗美容的活動,預約到店后,店員便開啟了“連環套路”銷售模式,最終在店員的誘騙下辦理了7200元的貸款,嚴重超出個人承受范圍。
這幾年,部分小額貸款公司以在校大學生群體為目標,通過和美容、培訓、健身公司合作等方式進行誘導性營銷,發放針對在校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貸款,引誘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導致部分大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權益,引起惡劣的社會影響。(招商銀行福州分行)
標簽:


突傳死訊!知名歌手因患黑色素瘤離世,去年結婚兒子不滿一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