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鋼鐵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分析
助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鋼鐵產業擁有我國最大最活躍的內需市場、最全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最多最豐富的人才資源、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裝備,處于減量、重組和環保疊加階段,正向高質量低碳階段演進。截止目前,四川17家鋼鐵企業擁有產能規模約3200萬噸。2022年,四川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3100億元、占全省工業總營收的5.64%。
【資料圖】
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峰表示,倡導中鋼協會員單位,特別是“頭部企業”對標看齊、強化自律,共同優化市場供需,保障市場持續健康運行。同時,提高鐵礦石資源保障、產品定價權等工作自主能力,促進鋼鐵產業銷售利潤率盡快回歸到合理區間,為我國建設制造強國注入新的動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鋼鐵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鋼鐵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分析
7月上旬,在20多家上市鋼企中,6家鋼企利潤同比大幅預減,半數鋼企交出了預虧的成績單,合計最高虧損金額近百億元,鋼鐵行業市場蕭條顯現。
盡管市場低迷,但進入7月中下旬以后,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要加緊制定實施鋼鐵等十個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國家發改委提出推動鋼鐵等重點行業加快聯合重組,鋼鐵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再次成為各行各業人士關注的焦點。
2023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的頹勢依舊。截至7月15日,A股上半年業績預告收官,據統計,在23家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鋼企中,有4家凈利預增,6家凈利預減,13家凈利預虧,虧損近百億。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鋼鐵企業凈利潤虧損超過10億元的包括*ST西鋼(600117.SH)、馬鋼股份(600808.SH)、鞍鋼股份(000898.SZ)。對于業績低迷的原因,多家公司在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觀點較一致,2023年以來,鋼鐵行業下游市場偏弱,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但成本端仍保持高位,導致盈利空間受到擠壓。“鋼企大面積虧損主要還是市場需求不旺,現在房地產和基建項目開工率沒市場預期高,自然對鋼材的需求也拉不起來。”
2023年上半年,鋼鐵行業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鋼價低位震蕩,成本端保持相對高位,鋼材價格降幅明顯大于鐵礦石價格降幅,鋼鐵行業盈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鋼鐵物流運行的三種模式
鋼鐵物流運行模式:原材料采購運輸→鋼鐵生產物流→產成品銷售物流。
原材料采購運輸--海運,汽運,鐵路:鋼鐵業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鐵礦石和能源,要耗費企業大量的采購、運輸成本。一般而言,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在國內外都有自己的礦山,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鐵礦石通過海運的方式運回生產基地。具體操作上,是由大型海運巨輪將礦石運回國內港口→在港口進行分撥→通過內河運回企業的生產基地。為了預防意外因素,企業還會囤積大量的原材料,僅這一環節就需要耗費企業高昂的采購、運輸、庫存成本。
鋼鐵生產物流:涉及鋼廠、加工廠生產中的輔助性物流活動。
產成品銷售物流--配送:一般來說,鋼鐵銷售總是借助其加工配送中心向市場延伸的。涉及海運、鐵路、水運、汽運等。
鋼鐵物流產業發展建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補短板緊緊圍繞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將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圍繞制造業等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同時,還將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持續推進產供儲加銷體系建設,提高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完善多層次風險監測體系,做到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置,切實保障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
鋼鐵物流行業報告對中國鋼鐵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鋼鐵物流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鋼鐵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2-2027年中國鋼鐵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標簽:


黃石市第二醫院:用好“加減乘”法,提質增效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