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河南進行時丨“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資料圖)
“8月的阿斯馬拉,正值雨季,醫療隊駐地院前美麗鮮艷的曼陀羅花應該開了。”8月1日,在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記者見到了中國援厄立特里亞第15批醫療隊副隊長常克亮。
結束援厄任務回國3個多月,他的手機上仍然顯示著兩個國家的區時,“每天都在關注著厄立特里亞發生的事,大家的微信頭像還保留著那邊的風景。”他說。
2022年2月18日,由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任隊長單位、來自我省主要醫療機構的18名醫護人員組成了中國援厄立特里亞第15批醫療隊。經過3次轉機、31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他們抵達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開啟為期426天的醫療援助任務。
厄立特里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從1997年起,我國連續向厄立特里亞派遣多批醫療隊。在這里,中國醫療隊家喻戶曉,特別是這一批醫療隊,它擁有整個厄立特里亞唯一的神經外科醫生、唯一的泌尿外科醫生、唯一的磁共振診斷醫師,承載著該國數百萬人的生命希望。
組裝來自不同國家的手術器械,籌集國內資金力量購買專業器械空運過來,開展“簡、便、廉、驗”的中醫外治療法……克服一個個困難,一項項手術逐漸開展起來,醫療隊為5名患者完成脊柱外科手術,填補了厄立特里亞此類臨床手術的空白。一年多下來,共診治門診、急診患者11078人次,開展中醫針灸理療18513人次,完成麻醉、手術4095臺次,帶教當地醫生學生4828次……中國援厄醫療隊憑借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非洲朋友的贊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厄立特里亞嚴重缺少醫療人才,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因此隊員們極其注重實習醫生的帶教和培訓本地醫生,為當地真正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中國援厄第15批醫療隊隊長、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簡立國說。
手把手教學、一對一指導,門診上一直等到看完所有患者才休息,遇到好的“苗子”恨不得傾囊相授。如今,2名厄立特里亞醫師已經能單獨完成神經外科二級手術,并能進行一些常見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也培養了一批中堅力量;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厄立特里亞奧羅特醫院的對口合作項目也順利通過國家衛健委的評審,開始啟動建設。
結束援厄任務前一個月,隊長簡立國帶著隊員們在駐地菜園又種下一大片蔬菜種子,辣椒、生菜、青菜、小蔥……這幾樣中國人飯桌上常見的蔬菜在這里長得格外旺盛。“等到下一批醫療隊來的時候,剛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了。”他說。
標簽:


御龍渡百科 御龍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