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CS85 Coupe及唐新能源怎么樣-今日視點

2023-06-20 06:22:19 來源:互聯網

大概是去年這個時候,我去一個同學家喝茶,他問我:“買GLC Coupe值不值?”我明確地告訴他,“不值”。然而,過了幾個月,他還是買了。就是因為喜歡轎跑SUV的外觀,他舍棄了國產的奔馳GLC,多掏了接近10萬元,買了個進口的GLC Coupe。可見,轎跑SUV這類車型,的確能戳中一部分人的審美G點。

轎跑SUV這個細分市場由寶馬X6開創,長期以來,也只有豪華品牌玩得轉。因為受眾較少,這類車型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只能依靠強大的品牌附加值,獲取足夠大的單車利潤。普通品牌在這個細分市場中的銷量和口碑表現都很一般,2017年本田的歌詩圖(官方定義為轎跑跨界車)因為銷量不佳無奈停產,如今啟辰T90、東風風光ix5、寶沃BX6等自主品牌轎跑SUV也只能艱難生存。

然而,隨著國內購車人群年輕化的大趨勢,長安、長城和吉利這幾個一線自主品牌都認定,轎跑SUV將是車市的下一個熱點。首先出手搶占先機的,就是這次試駕的長安CS85 Coupe。


【資料圖】

外觀足夠辨識度,遛背造型很性感

毫無疑問,買轎跑SUV的人,肯定都是“顏控”,一臺轎跑SUV想要獲得成功,好看是首要的必要條件。其實我個人并不喜歡轎跑SUV,但是如果將這臺CS85 Coupe與市面上在售的轎跑SUV做比較,我認為它是屬于好看的范疇。特別是這臺車的尾部曲線,會讓我覺得它是性感的、具有高級感的。從車身整體的設計上看,這臺車相比長安此前的產品完成度更高,家族化的“蝶翼”格柵用得更加和諧,鍍鉻裝飾件的使用也恰到好處。

從圖片上看,CS85 Coupe并不顯大,但是實際上它的車身尺寸達到了4720*1845*1665(mm),軸距達到了2705(mm),官方將它定義為中型SUV。尺寸大,外形肌肉感十足,這樣一臺“壯實”的轎跑SUV跑在路上,自然是辨識度十足。

實用性沒有犧牲太多,內飾做工用料出色

想要性感的遛背造型,車內的空間就不得不做出犧牲,好在CS85 Coupe本身尺寸夠大,實用性上并沒有犧牲太多。尾箱方面,雖然遛背的造型造成高度方向可用的空間較少,如果不拆掉尾箱的隔板,實測常規尾箱高度僅有42cm,但是好在尾箱進深和寬度都夠大,5人滿載出行,拆掉隔板,這個尾箱也基本夠用。放倒第二排座椅后,尾箱的地臺是平整的,偶爾需要搬運大件物品,它也能應對。

乘坐空間方面,后排頭部空間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因為后排頭頂做了部分掏空,豎直方向數據上看起來并沒有比CS95少多少,但是實際上身高170cm的我坐到后排,頭部僅剩約一拳的空間,如果身高超過180cm,坐直了就很容易頂頭。好在車身的長度和軸距擺在那了,腿部空間是比較充裕的,后排乘客可以稍稍癱坐,換取頭部的空間。CS85 Coupe的座椅填充物是足夠柔軟舒適的,所以變換不同的坐姿,也不會感覺不適。

CS85 Coupe的內飾并沒有完全沿用已有產品上的設計,中控臺T型區的造型經過了重新設計,大量軟質材料、高光件、鍍鉻件、縫線的交叉使用,使得整個內飾有了不錯的高級感和精致感。做工上,這臺車也延續了長安一貫的高質感,接縫、按鍵手感這些細節的處理非常到位,一點都不會讓人感覺廉價。

為了增強車內的豪華氛圍,CS85 Coupe還配備了64色氛圍燈,連副駕前方的高光面板內都隱藏了燈帶,可以自行調節喜歡的顏色,也可以設置自動根據音樂律動變換顏色。不過這個功能我個人并不是很喜歡,如果播放快節奏音樂,車內瞬間就變成了燈光五彩斑斕的夜店,為了行車安全,我并不想在車內蹦迪。我更喜歡奔馳上那種緩慢漸變的氛圍燈,更有豪車的感覺。

長安的車一直堅持在空調控制區保留實體按鍵或者是虛實結合的按鍵,方便駕駛時盲操。這一優良的傳統在CS85 Coupe上得到了保留,空調風量和溫度的調節都使用了撥桿式的實體按鍵,和其他觸控按鍵結合起來,不僅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設計上也很好地融為了一體。不過,空調控制區的位置放得有點太平了,在大太陽底下這個區域的按鍵標識很容易因為反光而看不清,如果角度能傾斜一點,實用性上會更佳。

車內的儲物空間方面,這臺新車讓人非常滿意,該有的儲物格都不缺,數量和尺寸都沒有問題。由于使用了電子擋桿和電子手剎,擋把旁邊的位置留出了足夠的空間讓設計師發揮,長安的設計師不僅給了我們2個大尺寸的杯架,而且還特地做了1個專門放手機的槽。在這個位置的后方,還有2個USB接口和1個12V點煙器接口,方便手機充電,儲物的布局是很合理的。

在這臺CS85 Coupe推出之前,長安與騰訊合作開發的車機系統就已經出現在了CS35 PLUS上,如今像長安這樣的一線自主品牌做車機系統的水平已經相當之高,有了騰訊這個科技巨頭的輔助,體驗自然是更上一層樓。在CS85 Coupe上,這套車機的界面有所改變,功能也有所增加,實用性依然是相當不錯,常用的在線騰訊地圖、QQ音樂、語音交互等功能一應俱全,而且有了騰訊的技術支持,用戶不僅可以將微信中分享的定位發送到車機導航,而且還可以在車機中使用微信,平時上了車基本也就不用手機了。

藍鯨2.0T+愛信8AT,機械素質優秀

CS85 Coupe用上了兩套全新的動力總成,2.0T+8AT和1.5T+7DCT,這次試駕的是先期上市的2.0T車型。這臺長安自主研發的藍鯨2.0T發動機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就是此前CS95上用的那臺,動力參數很漂亮,最大功率171千瓦,最大扭矩360牛米,搭配上來自愛信的8AT變速箱,整體的體驗也相當不錯。這臺車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7.5s,實際動力體驗也與數據一致,低扭充足,中后段加速都很有力。8AT變速箱在平順性上的表現沒有什么問題,大部分時候也足夠聰明。

盡管與采埃孚的縱置8AT比起來,愛信的這臺8AT變速箱在換擋的速度上還是有明顯的差距,而且由于它非常樂意升擋以維持低轉速,普通駕駛模式下突然急加速,偶爾會有換擋遲滯的情況,但是以CS85 Coupe的定位和14.99-17.19萬預售價來看,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已經足夠出色了。

長安做底盤的功力我們都是知道的,但是這次CS85 Coupe的底盤質感卻與以往長安的產品有明顯的不同。為了照顧這臺車轎跑SUV的定位,長安的底盤工程師在調校的時候加強了底盤的支撐性,再加上這臺車使用了19寸的輪圈,可以明顯感覺到它的底盤比長安其他的車型更硬,路感更加清晰,這帶來了更好的運動性表現,但也必然造成走爛路時的舒適性有所下降。

不過,我并不認為這臺車適合激烈駕駛,不僅因為前面提到的變速箱換擋速度一般,而且因為高聳的車頭使得前方的盲區較大,無法給駕駛員足夠的操控信心。這臺車的轉向也沒有刻意往運動方向去做,依然維持了長安一貫的手感偏輕柔、指向性還行的調校,并且取消了轉向力度可調功能,即使切換駕駛模式,轉向手感也不會有變化。

在隔音方面,路況較好時能感受到這臺車的環境隔音和發動機隔音是比較好的,但肌肉感十足的車頭給高速行駛時帶來了擾人的風噪,走爛路時底盤的噪音也比較明顯,整體表現在同價位的產品中屬于中等水平。總的來看,CS85 Coupe更適合城市用戶使用,當一臺代步車或者家庭用車,偶爾提提速感受動力的激情,在較為平整的道路上開,這臺車的底盤舒適性不會讓車內乘員有所抱怨,跑高速時,底盤依然很有高級感,偶爾走爛路,底盤也不至于硬得讓人無法接受。

長安已經做到最好,勝敗還看市場趨勢

以長安目前的資源和實力,可以說他們已經把最好的都給了CS85 Coupe,包括最高規格的動力總成、設計完成度最高的外觀內飾和最新的車機系統。配置上,長安非常實用的、達到L2級別的IACC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全套的主動安全系統也都出現在了CS85 Coupe上。除了外形帶來的一些實用性、視野和隔音上的犧牲,這臺車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硬傷,產品力是足夠打動人的。

不考慮合資或自主品牌,如果一款7座SUV百公里加速4.5S、能上新能源牌照、搭載插電混動技術、外觀內飾設計得體、售價24萬起步......你會考慮購買它嗎?

沒錯,這款車就是網上炒地正熱的比亞迪唐混動版。從發布至今,其月銷近7000千輛的成績也向外界證明了它的實力,要知道這可是臺售價并不便宜的國產SUV。毫不夸張的講,比亞迪唐混動版這臺車將國產車形象拔高了不少。

好看的也許賣不好,但賣得好的肯定都好看

事實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行業里,“顏值”始終都是極其重要的。作為一款7座SUV,唐DM的造型很是討人喜歡,全新的Dragon Face家族設計語言使得它的前臉看起來十分大氣自然,貫穿尾部的立體式尾燈也很有辨識度。如果你不喜歡GS8和漢蘭達那種硬派風格的中型SUV,那么這款造型流暢 的比亞迪唐倒是挺值得去體驗一番。

和外觀一脈相承的是,比亞迪唐內飾也是走極簡風格的路線,偌大的中控除了那塊面積高達14.6英寸的屏幕之外,便只剩下單調的空調出風口。這樣的設計好處在于保持了簡約的調性,但也給駕駛者日常操作帶來了很多不變,例如平時使用頻率較高的空調調節按鈕,或者是默認設置在中控中央的緊急雙閃按鈕,都不得已集成在了屏幕里或者中控檔把區等非常規位置,實際體驗真的不太友好。此外頗具噱頭的可旋轉中控屏幕,新鮮感和可玩性倒不錯,但是若在其豎起狀態下,其實還是挺阻礙駕駛者的視野的。

值得一提的是,頂配車型所配備的22英寸的輪圈在視覺效果上的確很有運動風,但若是到了更換輪胎的時候,這比普通輪胎價格高幾倍的成本也是讓人挺心疼,好看總需要代價來填補。

有電狀態和沒電狀態,堪稱兩臺車

“唐還有電嗎?”,這句話是比亞迪唐在公司期間同事們最常問的話。的確,滿電和饋電狀態下的比亞迪唐完全就是兩臺車。若是在不充電市區通勤工況下,這臺車的電池容量始終會保持在16%左右,此時它的油門邏輯讓人琢磨不透,具體表現在每腳相同深度的油門開度情況下,卻會得到次次都不同的加速反應。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電池在饋電情況下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準確的提供相同的電機加速度。但若是強制大幅度甚至完全踩下油門踏板,這臺車在電量超過10%(電量低于10%電池啟動自我保護,此時不會介入動力系統)的時候還是可以得到非常快的提速。

同樣是在市區通勤工況下,滿電狀態的唐表現就好太多了,因為電量儲備足夠充裕,因此在車速低于30km/h的時候,它的運行邏輯完全就是純電模式,而當車速超過30km/h之后發動機便會選擇開始介入,整個加速體驗順暢自然,且提速非常迅猛。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比亞迪唐在此狀態下的市區通勤油耗要比饋電狀態下低很多,具體差距實測后達到接近6L/100KM(關于該車詳細的性能測試稍后會另開文章講解),所以說,買好有充電條件。

和在市區通勤的割裂式體驗相比,比亞迪唐在高速上的感受就協調多了,無論是有電狀態或是饋電狀態,巡航時這臺車的動力感受都很相似,因為此狀態下的行駛系動力都為發動機提供。唯一的區別就是再加速過程中兩種電量下的加速感受不同(加速過程中無論電量多少電機系統都會介入,不過饋電狀態下電機介入程度較輕)。此外由于高速狀態下充電效率高,因此高速饋電的狀態不會保持很久,體驗差距進一步縮小。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唐這款車共提供了運動、經濟等多種駕駛模式,然而卻偏偏沒有提供生活中使用率最高“Normal”模式。經濟模式下,該車的動能回收十分明顯,只要松開油門便能獲得剎車般的減速效果;運動模式下,這種動能回收的力度便會減輕很多,而且整車加速也更加暢快自然。這就造成了駕駛者必須在節能和舒適兩種極端模式之間選擇困難的情況發生,若是能增添個正常模式,或者將運動模式調節為正常模式,相信體驗會好很多,畢竟大多數人對長時間掛運動擋還是不適應的。

動力夠強,那空間舒適性呢?

既然是臺7座SUV,那么乘坐空間自然是繞不過的話題。經過實測后我們發現,唐混動的整體空間表現并非很出色,在同級別里只能稱其為普通偏低的水準,尤其在頭部空間和垂直高度等項目上,和對手差距更是明顯,相信這和其混動系統的布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好在即使空間表現平平,但也算是足夠日常使用。總的來說在有混動系統侵占空間的前提下,還能保持這樣的空間成績,說明比亞迪的工程師在車廂空間布局方面還是做了很多優化工作。

得益于這臺7座SUV的裝載性,公司同事們正好有多次機會滿員乘坐這臺車出行。總的來說,比亞迪唐這臺車的前排舒適性是完全不用擔心的,座椅軟硬適中,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到勞累,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其頭枕的面積和柔軟度,表現非常不錯。此外該車第二排因為沒有地臺隆起,所以中間位置的實用性還挺高。不過到了第三排,這臺車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只能容得下身材比較矮小的人短時間乘坐,實用性有,但比較一般。

在運動過程中,這臺車的動態表現非常具有特色。隔音方面,若是在發動機沒有介入的低速工況下,這臺車的行駛品質非常高;而當發動機介入之后,尤其在饋電需要發動機長時間介入的工況下,則音色本就不悅耳的引擎聲會比較擾人。此外在高速行車過程中,這款顏值極高的大輪圈在壓過路面接縫的時候,輪胎傳遞上來的噪音明顯,且此時的混動系統會持續傳出“嗞嗞”聲音(此噪音來源為這臺車的前輪電機無法脫耦,無論是加速或者動能回收都會持續跟隨運轉),整體體驗不夠友好。

作為駕駛者,比亞迪唐這款車的轉向特性表現還是比較友好的,雖然比不上CX-8那般的指哪打哪,但整體的轉向手感已經車身跟隨性都還不錯(混動版比燃油版表現好很多)。底盤方面,受制于大輪圈的表現特性,所以比亞迪唐的路感非常清晰,尤其在經過細碎路面的時候表現更為明顯(車身顛簸)。讓人奇怪的細節在于,行駛狀態下這臺車的方向盤竟然會像傳統液壓助力方向盤那樣有顫動,表現挺讓人意外。

總結

直擊心靈的拷問,買這車值嗎?沒法回答,因為買它不能以燃油車的標準來衡量,如果你是生活在限行限牌的城市,并且有成熟的充電條件,那么不多說,這臺車真的很適合你。但若是你所生活的環境中沒有穩定的充電條件,那么這臺車的精髓你可能只會領略到一部分,畢竟這臺車滿電和饋電表現差異是很明顯的。

從產品本質上講,唐二代混動的進步是巨大的,無論是外在形象,或是內在品質,都有著本質的提升。就插電混動SUV這個細分市場來說,它的實力真的很強。

標簽:

上一篇:泰和科技(300801):6月19日北向資金減持6.75萬股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