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上的求學時光

2023-08-30 03:43:00 來源:東方資訊


(資料圖片)

馬曉煒

“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我們像春天一樣……”與單位一墻之隔的校園廣播里,忽然傳來《快樂的節日》經典童謠,聆聽著熟悉而親切的旋律,我仿佛又回到了扛著板凳入學的時光。

上個世紀80年代,家鄉的物質條件還比較匱乏,加之家家戶戶子女較多,孩子們入學相對較晚,差不多到了八九歲才去上學。突然有一天,我帶著弟弟正準備去河灘放牛,父親鄭重地對我說:“今天是開學的日子,等下去奶奶家借條合適的板凳,到學校報個名,以后你就是小學生啦!”聽了父親的話,我甭提多開心了,因為同齡的孩子早已入學,而我要照看兩個年幼的弟弟,遲遲未進學堂。

那時,家里雖然窮,但是幾條板凳還是有的,父親為何還說去村頭奶奶家借板凳?正當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從小一起玩耍的并且先已入學的幾個小伙伴聽說我也上學了,爭相趕來,陪我去學校。當時他們手上都有一條高低不同的板凳,與之相比,我家的板凳不是太長就是矮了許多,難怪父親讓我去奶奶家找板凳。

疼愛我的奶奶得知我終于入學了,高興得合不攏嘴,趕緊將一條磨得油光锃亮的實木板凳搬了出來,說板凳是我幾個叔叔上學用過的,年頭長著哩,希望有它的陪伴,我學有所成。

就這樣,我帶著一種矜持、不安和憧憬,在伙伴們的簇擁下,向距離三四公里外的學校走去。雖然我曾利用放羊的機會,到學校操場玩耍過,但不知是板凳太瓷實,還是過于緊張,沒走上一段路,便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只好放下板凳歇歇。

看我一臉的痛苦,伙伴們說,這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呢,每學期開學必須扛板凳到學校,放暑假時再帶回來。聽了他們的話,我懵懂中感到讀書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好不容易到了學校,我發現黝黑的肩頭已磨出斑斑血印,火辣辣的痛。途中若不是有伙伴們搭把手,我不知何時才能到校。

步入校園,隨處能看到同學們或扛著或搬著板凳走動的身影。現在想來,那真是鄉村開學日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伙伴們送我到了進校門左側兩間土坯為墻、麥秸繕頂的老房子門口,說這就是一年級的教室。走進教室,一條條長木板橫架在泥土堆砌的土臺上,竟然是課桌,這是我所沒想到的。老師一邊忙著登記姓名、發放教材,一邊根據我們的身高和板凳的大小來安排座位。由于我個頭小,板凳也適中,坐在了中間第二排位置,就這樣開啟了我難忘的小學時光。

上小學時,我都是坐著自家的板凳,聆聽老師們的諄諄教誨。由于板凳的寬窄、長短不同,加之課桌也不牢固,桌子翻了、板凳倒了是常有的事,那時我們多么希望有一套像樣的桌椅啊,可以不用提心吊膽地上課。這一美好愿望,直到我上初中時才得以實現。

轉眼許多年過去了,如今無論是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偏遠的山村,孩子們早已告別了扛著板凳求學的歷史,我深為他們生活在這個幸福而無憂的偉大時代感到驕傲和自豪。

標簽:

上一篇:“產業融合 灣區聚力”2023年穗臺經貿論壇在廣州舉辦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