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永玉:我最后一次進入女人的身體,是參觀自由女神像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那個有趣的老頭去世了
文/羊羊
(資料圖片)
01
我知道黃永玉,還是因為沈從文。
他們倆都是湘西鳳凰古鎮走出來的人,而且沈從文還是黃永玉的表叔。
有一年,沈從文回鄉探親,黃永玉才10歲,直愣愣地對著這個已經成名的、從北京來的表叔問了一句“你坐過火車嗎”,就跑開了。
后來,沈從文知道黃永玉擅長木刻,就把他推薦給了蕭乾、汪曾祺等作家。黃永玉也把自己的木刻作品寄給沈從文。
后來,黃永玉聽從沈從文的建議去到了北京,叔侄倆關系很近。沈從文80歲時,黃永玉還帶著他返回了家鄉一次 (圖為叔侄倆的合影)。
沈從文和黃永玉的爹黃玉書,年輕時曾一起在常德讀書,后來沈從文成了北漂,黃玉書則娶了剪短發、能讀書識字跳舞的新女性楊光奎,生下黃永玉。
后來,黃家家道中落,加之抗戰爆發,黃永玉12歲就只能離開家鄉,四處求學、謀生,自學了木刻、繪畫、文學、音樂,當過搬運工,做過戰場上的勞工,還遇到過弘一法師、拜訪過齊白石。
他認識了來自廣東名門望族的妻子張梅溪,貧窮的黃永玉靠著真誠和有趣,追到了她。張梅溪為了愛情私奔,和黃永玉成婚并去了香港(圖為黃永玉和張梅溪的結婚照)。
在香港,黃永玉的木刻作品開始受到外界關注。
他是在建國后,才回到北京的,直接去了中央美院當老師,并憑借《春潮》《阿詩瑪》等作品打出了名氣。
很快,時間來到WG,他受到沖擊,去河北勞改。那時候他四十多歲,還被一群小年輕打得皮開肉綻,但他還是安慰妻子:“我堅信世界不會一直這個樣子。”
再后來,他們一家被趕進牛棚居住,但他畫的畫依然是一片明媚。
熬過那段時間,他的名利滾滾來,還榮獲了“意大利國家勛章”,成為《胡潤中國藝術榜》的上榜富豪藝術家。
他隨便一幅畫都能賣好多錢。他愛錢但不執著于錢,作品明碼標價地賣,但也隨時可以隨手把錢贈出去。
相比他畫的那些畫,我更喜歡看他給畫題的字。比如,他給一幅鳥畫題字“鳥是好鳥,就是話多”,給一幅鼠畫題字“我丑,但我媽喜歡”,給一幅母雞畫題字“生個蛋犯得著這么大喊大叫嘛”。
晚年的他,出門喜歡開一輛紅色的法拉利跑車,時常還叼著大煙斗,給自己畫的自畫像也頗有童趣。
他說話也特別有趣。
他給自己一兒一女取名,取得很隨意,有個叫黃黑蠻(兒子),一個叫黃黑妮(女兒)。
“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這句順口溜,是別人稱他為大師時,他順嘴說出來的。
有記者問他:老爺子您感情生活如何?
黃永玉答:我的感情生活非常糟糕,我最后一次進入女人的身體,是參觀自由女神像。
林青霞去拜訪他,有點拘謹,他跟林青霞說:你不好玩,你要做個野孩子。
柴靜曾經采訪過黃永玉,很嚴肅地問:你的人生哲學是什么?
黃永玉說了兩個字:“尋常。”
柴靜不解,黃永玉接著說:“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因為她什么都有,只缺尋常。”
黃永玉也詩,讀來也讓人歡樂——
“挖個洞,把笑埋進土里, 到春天,種子發芽, 長成一顆大樹, 像座高高的鐘 樓, 風來了, 滿樹都響著 哈! 哈! 哈! 哈! ” ——節選自《笑》
“ 春天來了, 大樹小樹開 始長芽 幸好它們不笑, 要不然 白天晚上吵死了。 ” ——《春》
電影《非誠勿擾2》里,孫紅雷演的那個角色,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開了一場追悼會,而這種事兒,黃永玉已經玩過了,還跟大家認真地討論自己的骨灰怎么辦,最后他說拿來給大家包餃子,吃完才宣布大家吃的是黃永玉的骨灰。
2020年,他的妻子張梅溪去世,享年98歲。 今天,他去世,享年99歲。
他設計的兔年藍兔子郵票,竟成絕響。
我剛搜了下,他在6月1日的時候就囑托律師,寫了自己的遺囑,標明骨灰不回收,不辦任何悼念活動。
多好啊,這樣的一生。
黃老千古!
02
黃永玉對待生活是豁達樂觀的,但其實他對待整個人生是很肅穆的。
他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讓我很感慨:
我這一輩子活了快一百歲,運氣都是路邊撿來的。逢兇化吉。老實人和狡猾人都難以相信。也有一些巧事,我自己都不太清楚——我一生最尊敬,來往最密切的又聾又啞的漫畫家陸志庠。
少年,青年時期都有幸跟隨他一起,佩服他的藝術,欣賞他的構思。我的每一幅木刻作品他都看過,直到他逝世,從沒有聽他說一句我刻得“好!”,稱贊或夸獎過一次。
在他面前,我自己毫無得意之處。我了解他,他是個毋庸置疑的真正大天才。可惜他又聾又啞的生理障礙跟世人隔離。我從軍墾農場三年勞動回來,改習宣紙色彩畫,他沒有看到就逝世了。
我至今也沒有企望他會對我的宣紙畫說一聲“好!”。有他在天之靈的監視,我一點也不敢茍且。
余華、黃永玉這樣——心態上已經超脫,但姿態上活得很“入世”——的文藝大家,是我向往的“款”。
看懂世事,但依然對世事饒有興致......就像是已經學會了游泳,還是能從戲水中找到無窮樂趣。每一天,都能開啟一場新的游戲,活得一點都不擰巴。
當然,這倆人的共同點是: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身上自然就有了一種松弛感,可以有限度地放飛自我了。
但人家年輕的時候,采取的也是“保持自我,但同時與世界合作”的態度。
余華講他年輕的時候投稿,先往最牛的一線刊物投,被退稿之后又投二線,二線還是退稿之后就投三線。
如果編輯說要采用但需要修改下結局,他就馬上愿意改,只要能刊發、給稿費。
我覺得這個細節蠻打動我的。
很多有才華的人,身上都有一大股濃烈的自戀。
這類人是不允許別人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更不要說自己親自操刀,按照別人的意見去改稿了。若是懷才不遇,他們就罵那些無法識別自己才華的人是SB。
余華顯然是有才華的人,但在他身上完全沒有這種擰巴感。他一點都不恃才自傲,在求生存、一文不名的階段,他不介意向現實低頭。
又或者,他可能都不認為那是低頭。
我覺得他就是那種——對現實有深刻的了解和悲憫,愿意與之握手言和的人。又或者,你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對抗過。
這一點,我們從他對盜版書的態度可以看出來。以下是他的原話——
“盜版屢禁不止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社會對盜版和假冒偽劣產品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當中國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國時,仍然有超過1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
在物價飛漲的中國,數量龐大的貧窮人口構成了盜版和假冒偽劣產品的需求市場。他們沒有能力去消費正版的有質量保證的產品,只能消費便宜的盜版和假冒偽劣產品。他們的生活被毒大米、毒奶粉、毒蔬菜、毒火腿、毒饅頭、毒玩具、假雞蛋、石膏面條們所包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吃下劣質的食品,使用劣質的日常用品。
他們中間的不少人需要知識需要看電影需要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他們買不起正版的圖書,只能買便宜的盜版圖書。所以我在大學演講時說過:如果這個巨大的貧窮人口問題不解決,我的書被盜版是應該的。”
這個世界運轉的法則、每一件世情蘊藏的規則,他不懂嗎?他太懂了。
也正因為懂得,他選擇了用另一種更慈悲、更達觀的心態去看待這些事。
我覺得這種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是非常難得的。
曾幾何時,網絡上有句流行語,說的是:“認真你就輸了!”
這里的認真,不是說對人不真誠、做事不認真。確切地說,這話應該改為“較真你就輸了”。
它有雙重意思:
第一、對某一件事過于執著,會令自己陷入困境;
第二、有些事,即使你較真了,也贏不了。
也正因為如此,我欣賞這樣一種人生態度:對什么事情都不必太過在意,盡量以玩的態度去做。
不是“不在意”,而是不“太過”在意,這里會涉及到一個“度”的問題。體現在很多事情上,便是:做事時認認真真、全力以赴,對待自己無法改變的結果則盡量不較真。
我們倡導以玩的態度去做事,并不是說不認真,不是只顧玩樂、享樂,不是邊做邊玩。
這里的“玩”,更多是“have fun”的意思,是享受過程的意思。
為什么我們的神經永遠這么緊繃?為什么我們時常會感到焦慮?為什么我們不懂得“have fun”?
可能是因為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太過注重目標,而忽視自己在過程中的感覺。
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盡義務,為了交差,卻很少“have fun”。
往后的時間,我希望自己能活得真實一些,活得松弛一些,活得灑脫一些,活得有趣一些吧。
共勉。
標簽:


《熟年》吳二琥為什么覺得劉紅艷媽媽買房是陰謀?|全球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