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雨潤民心,深圳市龍崗區精心打造優質高效便民“法援圈”

2023-08-29 22:25:04 來源: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張瑋瑋通訊員司新宣張譚榮黃世茂/

法律援助作為政府的民生工程,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是保障貧、弱、殘者平等地實現其合法權益的司法救濟制度,也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深圳市龍崗區司法局始終秉持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全方位優化法律援助服務,提升服務效能,增強群眾法治獲得感,讓法治的“及時雨”浸潤更多人民群眾的心田。


(相關資料圖)

提升服務,夯實“應援優援”落腳點

丁先生因工傷致殘,與用人單位發生了爭議,希望通過法律援助幫助其維權。

龍崗區法援處接到申請材料后,從勞動者利益出發,實行速受理,速審批,速指派。同時,考慮到受援人居住在坪地街道,身體殘疾行動不便,龍崗區法援處迅速協調街道司法所和社區法律顧問,為受援人提供“零跑腿”法律服務。

“特別感謝龍崗區法援處和坪地街道司法所這么用心幫我解決難題,他們的服務真的太溫暖了。”丁先生說道。

近年來,龍崗區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職能、凸顯法治功能特色,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不斷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援便民服務,打造區、街、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形成了“區有中心,街道有站,社區有室”三級聯動、互相銜接、互相補充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動法援服務從“應援盡援”向“應援優援”轉變,讓法治陽光溫暖每一個人,讓正義觸手可及。

此外,龍崗區司法局通過開展周六“不打烊”服務、增設法援工作站、推進法援進社區、進園區等諸多惠民利民舉措,不斷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機制,方便更多群眾就近、高效獲得法律援助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當前社會矛盾糾紛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群體化、疑難化的狀況,龍崗區司法局主動前移法律援助服務陣地,積極探索“法援+”模式,充分發揮法律援助促進糾紛多元化解的積極作用,為定分止爭按下“快捷鍵”。

走近群眾,把握“便民服務”著力點

“我想咨詢一下,如果我在送餐過程中受傷了,怎么處理?”“麻煩律師幫我分析一下,我和平臺是否構成勞動關系?”為進一步保障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今年,龍崗區法援處以天璣城暖蜂驛站為陣地,設立法援工作站,全力打造集普法宣傳、法律援助、調解服務等法律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法治驛站,讓快遞、外賣小哥從城市的“送貨人”變成暖心法律服務的“收貨人”。

一直以來,龍崗區司法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法援觸角延伸至基層一線,努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讓觸手可及的公平正義溫暖民心,全面加強法援工作站點建設,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群眾享受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法援服務。

今年3月,龍崗區司法局聯合龍崗區教育局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知新學校成立全市首個“法律服務+心理輔導”服務站,組織公益律師、心理老師為在校師生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和心理疏導等服務,有效構建起“法律+心理”一體化引導體系,以優質、貼心、及時的法律服務護航學校高質量發展。

此外,龍崗區司法局還推出了多項便民利民措施,拓寬法律援助申請“綠色通道”,高效落實市域通辦、承諾辦,打造手續最簡、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法律援助服務。建立司法鑒定法律援助銜接通道,為符合條件的受援人提供司法鑒定費用減免,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

創新舉措,主攻“提質增效”關鍵點

“真的太方便了,以前想要申請法律援助,還要上網到處搜地址、聯系方式,現在只要打開‘i深圳’,轄區法律援助點聯系方式及位置一目了然。”一名受援群眾說道。

近年來,龍崗區司法局依托科技賦能,開啟為民服務“加速度”,助推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提檔升級。去年,龍崗區法援處在“i深圳”繪制了覆蓋全區134個法律援助站點的電子地圖,群眾可以通過法律援助地圖快速查找離自己最近的法律援助站點,并同步獲取地址、電話號碼、開放時間等信息。

“我們還在龍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有深圳首個‘互聯網·無人律所’,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法律咨詢服務。”龍崗區法援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無人律所類似于銀行ATM取款機的小小玻璃屋,群眾用身份證驗證進入玻璃屋后,在機器上選取自己需要咨詢的法律類型,便可即時視頻接通專業律師進行咨詢。

此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還設置了“機器法官”——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系統通過選擇式問卷的方式引導當事人錄入案件信息,并對案件信息進行大數據智能分析,評估訴訟風險,給當事人提出合理建議,引導群眾更加理性地參加訴訟,有針對性地滿足了群眾對法律服務的切實需求。

法律援助為民生,法治陽光暖民心……龍崗區司法局這一項項有力度、有速度、有溫度的舉措均取得了積極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標簽:

上一篇:馬踏飛燕是什么寓意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