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信心,是最大的問題

2023-08-22 05:33:34 來源:求實處

談問題好說,但是要說在實處?,F(xiàn)在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問題不在于沒有投資,更不在于沒有放水,有的地方給企業(yè)貸款,利率能低到5個點,換句話說老板找銀行借錢,隨便抵押了一點東西,借了1000萬,經(jīng)營一年,還銀行50萬的利息就行。

拿1000萬做生意,年景好的時候,利潤率再低,就算是最低的機械或者制造等行業(yè),也有10個點的利潤率。

還完銀行的利息,還有50萬的錢可以賺。老板辛辛苦苦干一年,能賺50萬。這是利潤率最低的行業(yè)的報酬,稍微利潤率高一點就有20個點,再高有五十個點的利潤,老板憑什么不敢找銀行借錢?


【資料圖】

就是信心不足。

今年這一千萬到手了,能不能賺到最低利潤,根本沒有信心。想來想去,打大概率賺不到。于是今年的經(jīng)營策略改了,上規(guī)模不上了,上項目不上了,不賠本就行。

普通居民作為消費者有沒有信心去消費,自然沒有。情況好的時候,年景好,今年的錢花了明年還有把握賺回來,因此敢消費,也敢貸款超前消費。

一到了年景不好,各路銀行電話紛紛打上門來,您的信貸條件好,信譽不錯,給你放款一萬元,打到您的卡上。答案自然是不需要。

居民為什么不超前消費?

就是信心不足。

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不能保得住,只想趕緊還完貸款,一身輕松去工作。還給人家放貸款,結(jié)果只能是沒有人愿意要。今年的策略改變了,趕緊拿著賺來的錢去還債,大額消費一概不做了,不再增加負債就行。

投資的不敢投資,消費的不敢消費,歸根到底是沒有信心。拿個大喇叭喊話沒有用,人不是傻子,不會聽了大喇叭的話就自動跑去投資消費。

人都長了腦子,都會想。上面什么都不做,甚至對自己的企業(yè)還有利潤率的要求,出來讓我們投資,讓我們消費,不合適。

想要給人信心,路子不是沒有,關(guān)鍵看做不做。無非是三條。

第一叫做輸出矛盾,不管是對著東南亞也好,對著中亞也好,甚至對著東北亞也好,只要消滅了當?shù)馗矣跔幚钠髽I(yè)家,自然就獲得了當?shù)氐膭趧恿唾Y源。

不要談天下企業(yè)家是一家,平時沒事不漲工資的時候能做一家,現(xiàn)在這個樣子誰和誰一家。自己家才是真家,最好把別的地方的企業(yè)家一次性消滅光。

這就叫輸出矛盾。有了外面的勞動力和資源,有了外面的市場,于是大家的信心就會立馬好起來。

第二條叫做看得見的手,對于國內(nèi)的勞動力市場和營商環(huán)境,就不要考慮會不會有資金出逃的問題,畢竟資金逃出去也是待宰的羔羊,外國的企業(yè)家不和他們親。嚴格執(zhí)行勞動法,提高稅務(wù)機關(guān)的能動性,通過強力手段,創(chuàng)造一個高賦稅加高福利的社會。

同時對有較大科技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網(wǎng)開一面,這樣大企業(yè)的利潤無法用來兼并小企業(yè),市場環(huán)境好些了。勞動者不會內(nèi)卷,勞動環(huán)境也好些了。高福利社會一搞,大家的信心會立馬好起來。

第三條叫做讓渡市場。實在自己搞不來就搞能搞得來的,立馬讓對方按照馬歇爾計劃的辦法搞一次。

就不要考慮經(jīng)濟獨立不獨立的問題了,起碼能搞得來的人來搞,真的有投資有就業(yè)。信心也會立馬好起來。

標簽:

上一篇:Berenberg:維持Applied Mat(AMAT.US)評級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