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萌生物也有毒!南京海底世界舉辦“危險”生物展
(資料圖)
海洋里有許多色彩繽紛的生物,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觸碰,但這些看上去人畜無害、甚至非常美麗的萌物,很可能潛伏著危險。最近,南京海底世界就舉辦了一場"危險"生物展,今天(8月11日)記者前往探訪,給大家揭開了這些海洋動物的面紗。
刺鲀全身長滿硬刺,這些刺是由鱗片演化而成的,平時這些刺都貼在身上,遇敵時就會炸毛變成一個大刺球。
南京海底世界科普講解員陸思嘉介紹,刺鲀受到了攻擊或者有人傷害到它了,它感覺自己受到了危險就會“變身”。比如說在深水里,它就會慢慢吸入海水,然后通過海水幫助自己的身體膨脹,這樣的話獵物一看它體積變大了不好下口也就走了,甚至有的時候鯊魚碰到它們會覺得難以下口,就不會再吃它們。如果是在接近水面的狀態下,它就會吸入空氣,同時腹部皮膚也比較松弛,就會呈現出一種肚皮翻上的狀態。
刺鲀的危險在于它的毒性,它跟河豚一樣體內藏毒。陸思嘉告訴記者,如果人類去食用它,它的肝臟包括身體里的一些內臟是有毒的,所以說是有危險的。
這些所謂的"危險"生物并不是天性兇猛,大部分都是因為感受到危險而啟動自我防衛機制。比如這種美麗又有毒的家伙——蓑鲉,看上去像一只美麗的海底花蝴蝶,但美麗只是它的保護色。
陸思嘉介紹,蓑鲉是一種比較慵懶的美人魚,但是它的毒性主要是在它的鰭條上面,人接觸到它之后,它把刺扎入到人的手臂當中,就會形成一些傷害。解毒的方法就是盡快把受傷的部位放進熱水里面就可以解毒。它把自己搞得比較花里胡哨的,鰭條都張開,其實主要目的還是保護自己。
還有一種長得丑萌丑萌的海洋動物--牛角箱鲀,它的毒液會讓自己跟對手同時處于垂死狀態,這種毒素會殺死其他生物,甚至是自己。
在自然生態下,生物群體間既相互競爭又相互依存,給我們呈現了千姿百態、夢幻神奇的海底世界。南京海底世界,本次舉辦展覽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些可能會導致人類受傷的生物,觀察它們的時候給予它們足夠的空間,保護自然,保護海洋生物。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汪舒 編輯/陳進)
標簽:


劉國中在河北、北京調研時強調 扎實抓好災區衛生防疫和農業生產恢復 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和全年糧食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