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面對面”到“屏對屏” 保障就業“不掉線

2023-06-21 14:59:44 來源:工人日報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 保障就業“不掉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高校畢業生“云求職”插上翅膀

直播除了帶貨,還能帶什么?前不久,在上海海洋大學,就出現了直播新模式——“直播帶人”。校領導、學院負責人、專業教師、畢業班輔導員輪流走進直播間,開設招聘專場向用人單位推介畢業生。為了讓直播推介更加精準,學校梳理分析了自身學科專業對應服務的行業產業,圈定重點合作企業。

線上推送招聘信息、舉辦網絡招聘會、直播帶崗……從“面對面”到“屏對屏”,“云招聘”逐步成為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重要渠道,更多高校像上海海洋大學一樣,拓寬思路,想方設法為畢業生推薦就業崗位,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不掉線”。

面對數字時代的到來,隨著互聯網等新的信息傳播渠道迅速發展,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各地各高校,都在緊緊抓住數字教育發展戰略機遇,廣泛應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圍繞高校畢業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所需所求,提供豐富的政策、崗位信息和指導服務,為高校畢業生“云求職”插上翅膀。

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教育部積極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在原有平臺基礎上,全新升級建成“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通過打造24小時365天“全時化、智能化”平臺,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的“互聯網+就業”服務,加強供需對接,加快就業崗位資源共享。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期間,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密集舉辦14場線上招聘活動,參會用人單位1.5萬余家,提供崗位信息80余萬條。

各地各高校在開展線下“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萬企進校園”招聘活動的同時,持續通過網上平臺向畢業生精準推送就業崗位信息。如河北省教育廳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直播帶崗助就業”活動,每期邀請3—4名“崗位推薦官”,為畢業生介紹用人單位概況、推薦優質崗位。在東華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東華就業”微信公眾號上,畢業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求職意向對招聘單位所屬行業、性質類型等要素進行檢索。

為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知曉各項促就業政策,教育部通過“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開設系列專題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進行深度解讀,指導畢業生用好基層就業、自主創業、應征入伍、指導幫扶等政策。各地各高校結合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線上就業指導課程。

為了暢通信息渠道,簡化各類就業手續辦理,教育系統還廣泛推行“云就業”服務,實行就業材料線上登記、線上接收及網上簽約,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便利,讓“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

前不久,中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國資委聯合印發通知,明確從2023年起,不再發放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此外,為了優化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服務流程,教育部已開通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提供在線簽約功能,方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網上簽約。

當前,距離高校畢業生離校越來越近,教育系統持續用好“互聯網+就業”新模式,發揮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數據分析等優勢,為畢業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提供更多就業信息,助力求職觸“屏”可及。

本報記者 于忠寧《工人日報》(2023年06月21日 06版)

標簽:

上一篇:百事通!A股37股股價今日創歷史新高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