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京平:丹青妙極 神形兼備

2023-08-23 17:13:08 來源:互聯網

身處一個“向前看齊、向效率看齊”的時代,一切都太快了,快得沒有時間面對內心,也沒有時間讀書、寫字、畫畫,放飛夢想了,即便是號稱工匠精神的藝術家,也都忘了初心,開始追逐快餐式制作、機械化生產了,更不要說沒有毅力者。可是,也總有一些恒心駐守者讓人眼前一亮,繼而感慨。官京平對書法、繪畫的執著就詮釋出一個出人意料的完美。

官京平1957年出生于山東省青島平度市,1976年入伍濟南軍區,隨后,因書畫特長,他被調入部隊技術股設計室工作,曾設計通信安裝工程圖紙,由單位推薦,進入北京總參通信部,受到部隊首長的高度評價,同年,授予嘉獎。在部隊專業比武中,官京平還曾連續兩年榮獲“一級技術能手”。現為青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平度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魏碑畫院副院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也許受成長環境的影響,也許血脈之中天生流淌著藝術的基因,官京平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官京平初學“歐、顏、柳、趙”等楷書名家,以此筑基,后學“二王”、趙孟頫、文徵明等一脈相承的名家法帖,積年筆耕不輟,銳意模學,從諸家優長之中,廣收博取,融會貫通,形成行書、楷書相互呼應的書法面貌,別具一格。

在繪畫方面,官京平也用功很勤、用情很濃。

官京平的繪畫,游蝦淵魚、風竹新篁、梅蘭竹菊均有涉獵,尤愛畫風竹、游魚,更擅畫蝦。他的畫風、畫品、畫格,姿貌綽約,清新雅致,備受矚目。

胡爽庵畫虎、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黃胄畫驢,各具特色、各臻其妙。畫蝦,也堪稱官京平的絕招,是他的馳名商標。畫蝦,官京平有著獨特的心得、獨特的體會,并由感入心,而生于筆端,形成“有別于傳統名家,又有別于今人”的獨特風格。

官京平的蝦,生動傳神,活靈活現,給人呼之欲出的感觀。官京平的蝦,悠游自在,各具形態,如蝦游于水。更為妙絕的是,官京平的蝦具有強烈的人性化色彩,想必,他畫蝦,絕不僅僅畫蝦之形,也不僅僅畫蝦之神,而是,以擬人的手法畫自己的情感、畫自己的心性。他以畫自己的手法去表現蝦的意趣,既把蝦的本體畫活了,也畫出了人的精神面貌。

官京平畫蝦之所以如是神妙,那是因為他有著獨特的表現技法。官京平借助油墨、油彩不溶于水的原理,把剛畫完的蝦趁墨、彩未干之際,立刻放入水中,既不跑墨,也不變色,而且,神形兼備,惟妙如真。顯然,這種技法是反反復復、百煉成鋼的實踐結果,也是對油墨、油彩的微妙把控,以及對蝦形、蝦貌細致入微的觀察使然。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獨特的發現,如大寫意畫家徐渭發現了“生宣紙比熟宣紙更容易形成氤氳效果”,亦如齊白石發現了“紅花墨葉的天然之趣”,然而,這種發現一定有妙手偶得,也一定是大量實踐的結果,才能由量到質,實現突破。如果說官京平畫蝦的妙手偶得是善于發現的成因、是智慧的靈光乍現,那么,由量到質的漸變過程,一定凝聚著恒心、傾注著汗水。從中可以感受到官京平是一個愛鉆研的人,也是一個善于捕捉靈感、善于總結提煉靈感的人,亦如他在部隊設計圖紙、參加技能比賽一樣,取得所有成果都是他汗水、智慧、品格、毅力的結晶。

仔細觀察官京平的蝦,可以看到,他畫的蝦有著逼真的肌理和質感,給人一種觸手可及的真實,如拓片一樣,亦如復印一樣,尤其對蝦殼的質感、蝦身的肌理,他有著嫻熟的表現能力,十分微妙,也很神奇。蝦殼的明暗、光澤、色差;蝦節的大小、形狀、虛實;蝦須的長短、粗細、勁韌,無不恰到好處,各得其所,筆與筆、色與色,似若無意,卻相互輝映,彰顯著和諧自然的融合能力,暈染、疊加、變化,看似簡潔,卻有層次、有流動性,而且妙意橫生,韻味天成,彰顯著獨特的表現技法。

官京平畫魚如同畫蝦一樣,逼真而傳神。官京平通過學習傳統、觀察實物,以目傳心計的方式把眼中之魚引向心源,又把心源呈現于筆端,畫了魚之形、魚之神,也寫了魚之樂、魚之趣。雖然畫中的魚默默無聲,卻畫中有詩,溫潤人心,觀之有意,賞之生情。

當然,官京平也是畫竹的高手,他畫的竹子,竹葉紛披,竹節遒健,莖瘦節節疏、枝活葉葉動,那是李衎的風神;臨風搖曳,自然天成,忽觀如真竹,靜聽似有聲,那是夏仲昭的情態;色墨厚重,挺勁雄渾,那是柯九思的意趣;瀟灑清潤,參差掩冉,那是鄭板橋的韻致……,也許看的多了,也許畫的多了,官京平在有意、無意之間,取法傳統諸家優長,形似,卻不同,神似,而各得其妙。官京平匯聚了傳統諸家之法,轉化為自家之竹,“師傳統、得心源”,他參悟傳統,又體悟生活,從傳統之中取法,從自然之中取意,傳統之美聚于筆下,眼中之美繪出風華,提煉出官京平式的美妙,體現出“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精神。遠觀、細品,仿佛坐望幽篁,思緒盡情飄散,又依稀聽到風雨吹打竹葉之聲,蕭颼淅瀝,妙造其極,境韻無窮。

畫家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不僅要有獨特的表現手法,也要有廣博的學識,以及敏銳的藝術才華,唯其如此,才能成就非凡。幾十年以來,官京平立足書法、繪畫,恪守著主流正脈之路,積學厚養,融會貫通。他通過對老莊、孔孟、詩詞等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捕捉游離的藝術胎息,在書畫藝術輝映著藝術人生之中,嘗盡了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悲、喜、愛、恨,然而,苦也罷、累也罷、喜也罷、愛也罷,對藝術的夙愿始終讓他欲罷不能,因為,寫字、畫畫對官京平而已,寫的是淡泊的態度、畫的是安寧的自處。每當獨居一室,筆墨在手,不管有多么不愉快的事,他都能釋然。添墨理紙之際,滌盡俗塵,排解心中壁壘;畫蝦、畫魚、畫竹,他安頓靈性,散去百感情緒??梢哉f,只要寫字、畫畫,他就入身、入心、入情,心緒平靜。這豈是不寫字者、不畫畫者可以理解?又豈是說說就能講得明白?唯執筆者方解其中滋味。那不妨給官京平留點空間,讓他身心舒暢,他也必將在身心舒暢之中,綻放光芒,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大眾,回饋精彩。

(文/林語)

標簽:

上一篇:《咒術回戰》233話,五條悟愈合速度降低,還陷入一打二的局面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