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這條曾經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的背街小巷變了樣!原來是因為……
久良廣場背街小巷是真如西村小區外一條400米長的小路,它沒有路名,沒有中心線,沒有上街沿,卻是毗鄰小區3500戶居民出行、回家,周邊市民就醫、買菜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兼具機動車、非機動車的通行與停放、行人通行等多重功能,據統計,這里每天人流超10000人,通行車輛可達1500輛。密集通行的車流和人流,加之多年來缺乏維護保養,讓小巷的路面出現了嚴重破損,坑洼不平,存在安全隱患,給居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在真如西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靜的帶領下,居民區黨總支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首要位置,以黨建引領匯聚多方合力,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著手,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以實干精神抓實這條小巷的升級改造工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心”感知民情,了解民意
雖然背街小巷不屬于真如西村居民區管理范圍,但該小巷卻是進出真如西村小區的交通要塞和人車聚集點。因此,小巷的路面是否平整、人車通行動線是否合理、停車是否規范、管理是否完善、通行是否暢通,直接關系到小區和周邊居民的安全,還會影響到救護車、消防車等救急救險車輛的及時進出。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真如西村居民區黨總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了解民意。“我們到真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會從小巷走,到菜場買菜也從這條路過,但這里路面坑洼。”“久良廣場的商鋪把這條路作為后門,常常有亂停車、亂堆物等現象。”……得知居民的訴求和困擾,居民區黨總支將小巷的升級改建列為重點項目,進行實地勘察和調研,通過多種渠道與居民代表、周邊單位和商鋪溝通,掌握問題產生的原因和癥結,包括路面現狀、磨損坑洼程度、存在隱患、車輛及行人通行頻率、通行動線等第一手信息,為小巷升級改建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調研久良廣場背街小巷
“用情”多方溝通,攻堅克難
由于背街小巷既不屬于真如西村小區內的道路,也不屬于市政道路,小巷改建該由哪個部門負責、對口的管理部門是否支持小巷改建等均成了難題,改建工作一時陷入了停滯狀態。
“遇到困難迎著上,辦法總比困難多”,在難題面前,黨總支書記張靜迎難而上,經過聯系咨詢,她找到了管理小巷的對口部門。通過領導下基層調研、“兩代表一委員”基層聯絡制度等多種渠道,升級改建工作獲得了區和街道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民生無小事,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對于背街小巷的升級改建,我們全力支持。”相關部門的表態給居民區黨總支吃了一顆“定心丸”,背街小巷升級改建項目順利立項,并被納入區年度重點整治實事工程項目。
“用力”推動實施,共建共享
項目立項后,居民區黨總支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密切聯系,充分了解方案設計,掌握項目實施的時間節點。為滿足多元主體的共同需求,在施工前,居民區黨總支協調設計單位認真聽取小區居民、周邊單位、集市及背街小巷商鋪的意見與建議,多次召開座談會、協商會等商討具體方案。結合此次升級改建,小巷區域將重新規劃車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真如西村居民區因加裝電梯導致的車位減少、車位緊張的矛盾。
待項目開工實施后,居民區黨總支將持續關注工程的進展情況,及時向居民、周邊單位和商鋪通報情況,并引導居民和商鋪積極參與、共同監督,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推動久良廣場背街小巷改建
據悉,久良廣場背街小巷預計將在年內完成升級改建,真如西村居民區黨總支將持續貫徹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黨建引領,聚合多方力量全過程積極參與,全心全意為居民辦實事,為真如西村小區及周邊居民鋪就一條通行安全路、生活幸福路,為周邊單位、集市和商鋪的發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記者:姚佳琳
編輯:尉瀾
實習生:張宏婷
標簽:


蛻變明顯!平野美宇3:0零封國乒女單名將,張本美和強勢轟出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