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英模|張瑜:把每一件案辦到極致,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溫度
(資料圖)
6月29日下午,廣州市舉辦政法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5位先進代表分別登上市委會議廳講臺,分享他們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發生的感人故事,講述自己立足本職堅守初心的奮斗經歷。以下是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一級檢察官助理張瑜的奮斗故事。
在外人眼里,張瑜是一個自帶超人體質的人,辦理案件800余件,均定性準確;被評“全國十佳公訴人”,勇奪第一,打破廣東歷史最好成績;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面對榮譽和掌聲,張瑜表示,“保持一顆平常心,會繼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始終堅守作為一名檢察官的初心”。
“辦案就是辦別人的人生,真正讓人們感受到司法溫度是我們檢察官的職責。”張瑜說,檢察官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無論大小對老百姓來說都是天大的事,他們一輩子或許只會和檢察院打一次交道,“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絕對不能草率。”
在一起故意傷害案中,年輕母親騎電動車行駛時,被一名精神障礙患者用石頭砸中頭部,不幸身亡。通常精神病人的案件,檢察官只需要向法院申請強制醫療即可,但張瑜在翻閱案卷時注意到被害人還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女兒。
“一個家庭遇到這樣的厄運,會不會有什么困難?”張瑜通過走訪得知被害人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母親罹患癌癥,姐姐又有殘疾,原本已經如此困難的家庭又遭遇了這樣的無妄之災。“她的丈夫說起來,忍不住掉眼淚,我當時只能緊緊咬住嘴唇,不讓自己的眼淚落下來。”張瑜對于走訪的結果至今記憶猶新。因行為人無力賠償,張瑜為被害人家屬爭取到最高額的司法救助金,還積極協調民政、婦聯、居委會等開展多元救助幫扶,并多次回訪,關心其家庭是否存在其他困難,給予兩個孩子母親般的關愛。案件辦結后的某一天,張瑜收到了一封信,粉紅色的信紙還特地折成了心型,上面稚嫩的筆跡寫著:“謝謝您,張阿姨”。那一刻,張瑜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她知道,這個不幸的家庭已經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給他們送去的不僅僅是司法救助金,更是重新生活的勇氣。
一個疑難復雜案件的審結,一次滿意的庭審,一名當事人的認可,這些都是張瑜快樂的源泉,也是她堅定勇毅前行的力量。“時代在變,年齡在變,我的認識也在變。但不變的是,從檢初心依然如磐石堅定,步履鏗鏘行穩致遠。”張瑜如是說。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 廣正發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葉碧君
標簽:


關于中秋節的祝福語用英語怎么說 世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