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快看:中寧10萬畝枸杞“上山”
【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 楊燾郡 楊志挺 房名名 王文革) 近日,寧夏璽贊生態枸杞莊園一排排整齊的枸杞樹上掛滿嬌艷欲滴的紅枸杞。田間農民忙著采摘枸杞,車間機器轟鳴忙著加工,一輛又一輛貨車沿著萬畝莊園的枸杞大道不停穿梭在田間。
10年前,這里是無人居住的沙堿地,風沙肆虐,不通水電,一片貧瘠。如今,這里變成了生態綠洲,綠樹紅果間,野雞在林下漫步,野鴨在池間戲水,形成了適宜的區域小氣候,林草覆蓋面積90%以上,有3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在枸杞莊園里干活的農民感慨:“現在每天都像在花園里勞作。”
璽贊枸杞莊園總經理高貴武介紹,公司走優勢特色產業與旅游文化融合之路,打造休閑農業、健康養生旅游、綠色高效循環的智慧農業示范區。
2012年,寧夏杞鄉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在中寧縣鳴沙鎮小鹽池灘開辟了枸杞“上山”的先河,種植枸杞1000畝。2013年以后,寧夏中杞枸杞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璽贊莊園枸杞有限公司緊跟其后,在天景山、小鹽池灘大面積開荒種枸杞,陸續打造8000畝和萬畝生態枸杞園。2021年以來,杞鑫苗木等中寧縣10余家企業紛紛將“種植基地”轉移到“山上”,先后在鳴沙、白馬、大戰場等鄉鎮,通過培育和種植枸杞新品種,大面積建設高標準基地,推動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寧縣出臺政策鼓勵村民上山種枸杞。白馬鄉新田村積極響應,在牛首山西坡種植了1500畝枸杞。種植大戶耿吉榮引進寧杞10號新品種種植150畝枸杞,目前進入采摘期,預計畝產50余公斤干果。“山上的枸杞比川區早熟10天左右,價格更有優勢。自從種上枸杞,山更綠了,既保護了生態,還有經濟效益,兩全其美。”耿吉榮說。
“2022年以來,我們持續做好‘枸杞+生態’文章,支持璽贊、杞鄉生物、杞鑫苗木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模式建設示范種植基地,實現枸杞與生態修復、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機融合。”中寧縣枸杞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閆偉介紹,目前,中寧縣枸杞種植面積達18萬畝,其中60%的枸杞種在山上。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蹲點調研第一小分隊)
標簽:


全球消息!眼睛為什么突然看不見一片白_眼睛為什么突然看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