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考志愿填報十問十答_天天新要聞
2023年高考志愿填報即將開始,其中有一些事項需要考生多加注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問:我考了xx分,怎么查高校分數線?
答:(1)通過考生所在省招辦當年下發的《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資料》來查詢。
(2)通過高校的網站查詢,或直接向高校招生部門咨詢。
2.問:如何了解想要報考的專業實力如何?
答:(1)可以參考學科評估結果、“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特色專業建設點等相關資料。
(2)通過高校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和視頻平臺等搜集專業信息。
(3)許多高校還會通過現場及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辦高招咨詢會,考生和家長都可以參與其中,直接咨詢學院相關老師了解具體的專業情況。
3.問: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專業報考要求?
答:具體到判斷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自己能否填報時,除了分數排名等情況外,還要具體看一下,院校專業錄取是否有其他要求,如對考生單科成績、語種以及身體條件要求等。這些特殊要求一般會在院校招生章程中體現。
4.問:如果提前批沒被錄取,影響一批錄取嗎?
答:不影響。批與批之間沒有聯系,上一批錄取不結束,下一批錄取不開始。
【提醒】提前批錄取后,不可以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按規定,每位考生只參加一次錄取且不得換錄。
5.問:平行志愿學校如果按105%提檔,多出的5%是否存在掉檔風險?
答:存在退檔風險。
(1)如果院校調檔比例在105%,且在招生章程中承諾:“當考生所填報的所有專業不能滿足時,服從專業調劑,身體合格,符合錄取條件,進檔不退檔”。考生若符合院校的此規定,不會被退檔。
(2)如果院校沒有這種承諾,即使填了服從專業調劑,因無計劃無法調劑時,多余的比例會被退檔。
【提醒】高校招生遵循的是擇優錄取的原則,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認真研讀高校招生章程。
6.問:不予錄取與不宜就讀有什么區別?
答:不予錄取——表示不能錄取。考生即使分數再高,填報了此部分專業也不會被錄取。
不宜就讀——表示此部分內容供考生在報考專業志愿時參考。錄取時,學校不得以此為依據,拒絕錄取達到相關要求的考生。
【提醒】考生應避開不能錄取和不適宜報考的專業,結合考生體檢表上體檢醫師給予的體檢結論,合理選報志愿,增加錄取機會。
7.問:我被一所大學錄取,但不想去,可以退檔參加下一批次錄取嗎?不去會怎樣?
答:不可以。按規定,每位考生只參加一次錄取且不得換錄。你已被大學錄取,就不可再參加后續錄取。
【提醒】目前有的省份對不守承諾,錄取不報到的考生有懲罰規定,考生所在省是否有此規定,請直接咨詢省招辦或地方招辦。
8.問:我的分數(610分)高于我的同學(607分),報的志愿相同,平行志愿我報A校,他報B校,我被A校退檔,為什么我的同學低于我的分數被B校錄取,而我不能,公平嗎?
答:按照上述描述,此錄取是公平的。
平行志愿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進行投檔。你雖然分數比他高,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投進A校,但被退檔,由于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是實行一輪投檔,因此,退檔后不可能再向其他院校投檔。
【提醒】當你的檔案投進院校的同時,這一輪投檔已經結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錄取。填報志愿前,一定要認真研讀錄取規則。
9.問:新高考模式下,專業報考要注意什么?
答:新高考模式中由于考生選考科目不同,高校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如果以專業為目標來劃定院校范圍,要注意相同專業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有不同選考要求。
[提醒】有些專業培養與多個科目關聯度都高,高校在可選科目中指定2個或3個選考科目,要求為考生“均須選考”的情況需注意。
如果你沒有目標院校或專業,在選擇時,可以多參考“不限選考科目”的院校專業,擴大自己的專業選擇面。
【提醒】由于高校的院系及專業(類)調整等因素,實際招生高校和招生專業(類)也可能會調整變化,考生要以高校當年公布的招生計劃及院校招生章程為準。
10.問: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答:報志愿時應堅持以下原則:
(1)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2)所填志愿拉開檔次;
(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
(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
(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專業;
(6)各批次學校志愿、專業志愿填滿,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標簽:


當前觀點:崔永元朱軍參加節目視頻(崔永元 朱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