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旺達大屠殺要犯卡布加患癡呆癥,聯合國法庭無限期中止對其審判
【資料圖】
當地時間2020年5月19日,盧旺達基加利,種族滅絕逃犯追蹤小組辦公室的通緝令上,費利西安·卡布加的臉上畫上了紅叉。視覺中國 資料圖
近日,聯合國國際刑事法庭余留事項國際處理機制(余留機制)的法官下令無限期中止對于盧旺達大屠殺嫌疑人費利西安·卡布加 (Felicien Kabuga) 的戰爭罪審判,原因是這名現年90歲的嫌疑人患有癡呆癥。
據半島電視臺8月7日報道,早在今年6月,聯合國國際刑事法庭余留事項國際處理機制的法官便表示,卡布加因患有癡呆癥而不適宜接受審判,但建議采取簡化程序以替代。8月7日,聯合國上訴法庭稱,由于下級法院犯了“法律錯誤”,且該案件的法律依據不足以啟動簡化程序,于是決定將此案發回審判分庭重審,訴訟程序將無限期中止。法官在裁決中還表示,審判分庭會盡快決定嫌疑人取保候審的問題。
報道稱,從1994年4月7日到7月中旬,盧旺達胡圖族和圖西族兩大部族發生大規模沖突。短短100天時間里,有100多萬盧旺達人遭到殺害,約35萬婦女和女孩被強奸。其中94%的受害者是圖西族人,但也有立場溫和的胡圖人和其他反對滅絕種族的人被害。
卡布加是一名靠茶葉貿易發家的富商,他被指控在盧旺達大屠殺中資助胡圖族民兵,為他們提供武器,并在他的廣播電臺——千山自由廣播電視臺(RTLM)上傳播仇恨言論,宣傳種族滅絕,鼓動胡圖族人侵犯圖西族女性。但卡布加在法庭上拒不承認這一系列指控。
上訴法官承認,無限期中止審判的決定必定會令大屠殺幸存者們非常失望,受害者們“一直在等待正義的到來”,但“只有充分尊重被告權利的公正審判才能真正伸張正義”。聯合國國際刑事法庭余留事項國際處理機制的檢察官則表示,因癡呆癥而停止審判對盧旺達大屠殺受害者們不公平,因為卡布加行為能力低下是其自身原因造成。
在2020年5月被捕前,身負500萬美元懸賞的卡布加已經逃亡了25年。迄今為止,已有62名盧旺達大屠殺嫌疑人被定罪。
標簽:


鶴峰:一葉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