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丘陵間出現(xiàn)黃土堆:東黃埝

2023-08-05 01:58:22 來源:農(nóng)村大眾

在山東省莒南縣南部那片丘陵山地,絕大多數(shù)村名取得簡單而又有規(guī)律:最前面一個字是姓,比如張、王、劉、馬、陳、李、孫、袁等;最后面一個字是地形地貌,比如山、河、溝、崖、澗、埠、坡、嶺等。這種村名讓人一看就明白,村里現(xiàn)在住著的多數(shù)人,或者最早定居者,是姓什么;村子是依山還是沿河,是近山溝還是靠高崖。

在這些村名中,有個村名叫東黃埝。東,說的是方位,因為西邊還有兩個村叫中黃埝和西黃埝。黃,是指顏色。埝,原義為田里或淺水處用來擋水的土埂,村名取用這個字,應(yīng)是指高處平地的土堆。


【資料圖】

中黃埝在三個村中建村最早,因村后有黃土埝,故取名為黃埝。在山地丘陵,黃土少見,少見便是特色,最早定居這里的人為定居點取這個名字,是為了好記好理解。

東黃埝建村晚,與中黃埝隔河而居。之所以在這里建村,是因河邊少量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種,村東的幾個山嶺、山溝間有雜草樹木可取來燒火做飯。

東黃埝村東的山嶺,被村民開墾出來,栽上板栗,板栗成為村民來自土地的最重要收入。(資料照片)

關(guān)于黃埝這個村名,包括東中西三個村,因為地處魯蘇交界,又曾經(jīng)偏僻閉塞,走出幾十里路,以前知道的人并不多。老人們說,他們以前出遠(yuǎn)門,比如到江蘇省的贛榆縣,比如到山東省的莒縣,別人問他們是什么地方的人,他們都說是楊家林的。

至于為什么說是楊家林的,老人們說,據(jù)說這片地方曾經(jīng)是楊姓大戶人家的墳地。墳地栽樹,樹多成林,便有了楊家林這個名字。按先人們的說法,墳子建在黃土里最好。中黃埝村北有大片黃土埝,也從側(cè)面說明這里是建墳的好地方。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楊姓大戶人家,找到這片有山有水有黃土的地方,把祖墳遷到這里,就很好理解了。

東黃埝村沿河靠山而建,老村子建在山腳下,村南有一片黃土埝,曾是村里的打麥場。50年前,村子中間還有幾座巨大的墳子,墳堆用黃土夯實建成,表面光滑。孩子們喜歡爬到墳頂,坐著滑下來,就像現(xiàn)在的孩子坐滑梯一樣。村里的老人們都說不清這些巨大的墳子是誰的,反正不是村里人先祖的,誰家先祖埋在什么地方自家都清楚。為了蓋房子,40年前村里把墳子平了。

雨后破敗的老房老街。這些房子,早已沒人居住了,新建起來時,都是土墻草頂,沒有一磚一瓦,如今沒人住了,老街巷少有人行,雜草叢生。

上個世紀(jì)七十年以前出生的村民,都記得村中的那個山泉。東邊大大小小的山嶺,延伸到這個山泉而止。山泉一年四季出水量幾乎不變,泉出來的水存在一個小小的石坑里,村民吃水,挑著桶來到石坑邊,一瓢瓢地向水桶里舀,后來村里人覺得舀水太慢,便打成了井。山泉被打成水井,可泉水沒了,只好把井填平了。

村南的小河,因剛下過雨,河水不是那么清,很多年前的采沙,讓河道變深,兩岸的沙灘沒了,現(xiàn)在被村民栽上楊樹。

不變的是那條小河,從村南而來,繞過村西,在村北向北流去。雖是小河,夏季暴雨帶來的洪水卻很兇猛,因此以前的河道很寬。除了發(fā)洪水的季節(jié),河水都是魯蘇交界處群山中的山泉匯集而成,河水清淺,水邊是大片的干凈沙灘,村里一代代的孩子,在小河里摸魚、戲水,在清淺的流水中一天天長大。小河成了全村一代代人共同的記憶。

一個小姑娘在村南的河里玩耍,小河承載了一代代村里人的童年記憶。

大眾報業(yè)·農(nóng)村大眾記者 孫成民

標(biāo)簽:

上一篇:*ST弘高(002504.SZ):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