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全面推動風險減量服務,實現財產險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23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期間,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相關媒體舉行系列主題對話活動,第二場對話的主題是“財產險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原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指出財產保險業要堅持回歸本源,把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穩定作為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減少風險隱患、降低重大風險損害為目的,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減量工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后的全國財產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開展“風險減量”行動,提升“防”的能力、“減”的實效和“救”的服務。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團客市場發展總監徐亦飆表示,全面推動風險減量服務,是現代保險業社會價值的重要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公共安全領域對風險保障、風險預防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深耕風險減量服務,不斷控降社會與行業風險,為建立公共安全體系和防災減災救災提供保險保障,是新時代財險業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擔當;在發展中防控風險,在防控中實現發展,風險減量揭示了財產險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路徑。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負責人朱俊生表示,近年來我國財產險的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數字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服務經濟和民生能力穩步增強。同時在監管機構的積極引導下,風險減量服務正成為財險機構的一大創新方向。
伴隨著保費收入增速回升,保險經濟補償功能不斷增強。2022年國內全部財產險保費接近1.5萬億元,增速為8.7%;財產險保費占GDP的比例達到1.23%,均有顯著提升。我國人均財產險保費達到1053元,行業賠付也在持續增加,去年賠付超過9000億元,可見整個財產險行業的經濟補償功能在不斷提升。
朱俊生表示,財產險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還體現為充分提升數字科技水平,以促進行業的不斷創新。如今科技已經運用在財產保險價值鏈的各個方面,例如產品的設計、精算的定價、銷售的管理、風險的核保、出險的理賠等,都能幫助企業緩釋風險、提升客戶體驗,以更好地洞察客戶的消費需求。整體來看,科技的運用不僅增加了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也提升了保險公司運營的效率。
監管政策不斷聚焦高質量發展,也促進了財險行業的健康發展。例如,深入推進車險綜合改革,不斷健全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另外,監管在彌補整個行業發展的一些制度短板方面,同樣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在農業保險方面,制定《農業保險精算規定(試行)》,完善農業保險精算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財險業的高質量發展以及監管機構的積極引導,風險減量服務正成為機構一大創新的方向。他表示,保險不僅僅是損失補償,還有風險控制、風險管理、防災減損,也就監管部門倡導的風險減量管理,這一定是損失補償跟風險控制的統一。如今,國內很多財險企業都在“保險+科技+風險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以強化風險管理功能。保險公司首先應該是風險管理的咨詢公司,在這個領域最有發言權,也最有資格幫助投保人及被保險人來減損。與此同時,財險行業未來也應該思考如何發揮專業優勢,更多利用科技來構建一個新的風險管理體系,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朱俊生還稱,保險行業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需求端要著力提升中小企業的風險意識,目前中小企業的保險覆蓋率較低,與其對保險的認知相對比較低有一定關系,因此要對中小企業加強風險管理的教育及保險認知的教育。
此外,從行業角度要增加有效供給,特別是找到針對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銷售渠道,再以渠道為抓手,并基于中小企業所處的行業風險的屬性來開發產品,構建相應的業務模式及風險流程,以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
標簽:


天康生物:6月生豬銷售收入3.69億元 同比增長1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