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執行人打起了“歪主意”?看法院如何出手……

2023-07-06 22:57:02 來源:山西高院


(相關資料圖)

企業出資5000余萬元,通過司法拍賣購買了被執行企業的廠房,卻因被執行人種種規避執行的行為,導致廠房無法交付。近日,太原中院通過“反規避執行”行動,對被執行企業的廠房進行了強制騰退,順利交付買受人,依法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

一年前,某企業出資5000余萬元,通過司法拍賣的方式購買了被執行企業的廠房。本想拓寬生產領域、擴張經營場地,讓企業發展走向快車道。怎料,被執行企業實施了各種手段不斷設置障礙,延長競買標的交付時間,妄圖規避執行,以實現被執行企業自己繼續經營的目的。

被執行企業的行為,導致買受人實際出資購買的廠房無法真正占有,大筆資金沉淀,貸款無力償還,喪失造血功能,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因被執行人的規避執行,導致買受人長期無法進廠經營,被執行企業大門緊鎖,里面卻機器轟鳴,被執行人仍然在偷偷生產。”陽曲法院執行法官介紹。

陽曲法院執行法官多次到實地調查被執行企業情況,對被執行企業法人進行明法釋理,督促其主動履行法律義務。但是,被執行人通過濫用訴權進行執行異議、執行異議復議、執行信訪等途徑規避執行,甚至還將自己86歲的老母親留在被執行企業,揚言已放置煤氣罐和汽油桶,要與被執行企業共存亡。

鑒于此,太原中院組織兩級法院執行法官召開協調會,共商執行舉措,決定進行強制騰退,盡快交付買受物,讓買受企業實現正常生產。

在多次明法釋理無效的情況下,因被執行企業法人拒不履行,法院決定對其予以司法拘留。6月20日,太原中院、陽曲法院聯合出動50名警力,對被執行企業的廠房進行了強制騰退,并現場向買受人進行了交付。

“我的企業終于有救了,可以安心生產經營了。”申請執行企業的法人熱淚盈眶,表示太原法院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決了企業實際困難,挽救了企業。近期,該企業已開始組織入場生產。

反規避執行行動是太原法院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專項活動之一。截至目前,太原兩級法院共限制消費9990人、納入失信3083人、強制騰房660套、拘傳1802人、拘留174人、罰款12件、移送拒執4件,實際執結4882件、執行和解1550件、執行到位金額32.33億元。

標簽:

上一篇:水晶鉆(關于水晶鉆的基本詳情介紹)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