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走基層 | “薯”光無限好

2023-06-25 08:21:47 來源:南陽網


(相關資料圖)

百名記者走基層 |

“薯”光無限好

走進唐河縣濱河街道王莊村,只見山野田間到處是綠油油的紅薯秧苗,在村口地頭、育苗大棚,村民們正緊張地勞作著,或采摘紅薯秧苗打包銷售,或對紅薯秧苗進行移植栽培,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

王莊村的紅薯以品質優良而遠近聞名,為將小紅薯做成百姓致富大產業,王莊村牢牢抓住“唐河紅薯”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這一難得契機,聯合周邊的9個村黨支部,成立了紅薯產業園聯合黨總支部,下設種植基地、技術服務、經銷服務、電商銷售、外出務工5個聯合黨支部,推動聯合黨組織“上產業鏈”“進合作社”“入種植基地”,輻射周邊4個鄉鎮,實現規模種植紅薯5萬余畝。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為持續打響品牌,王莊村爭取資金9200萬元,建成了3.3萬平方米的紅薯產業科創園,與省農科院、徐州甘薯體系研究中心等單位合作,打造了薯苗研發基地、脫毒種苗快速繁育基地,有效推動了科技含量提升,使每畝紅薯的產量提高了150-250公斤。

目前,依托村級合作社,王莊村已建成紅薯育苗大棚78個,以每畝年租金3200元承包給種植戶,帶動附近100多名村民常年務工,務工村民月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

鄉村振興的根本在于產業振興。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翟春艷告訴記者,如今的王莊村90%以上的耕地都種上紅薯,經過規模化、鏈條化、品牌化發展,已經形成了集育苗、儲藏、“三粉”加工,線上線下交易于一體的紅薯產業鏈,2022年全村銷售新鮮紅薯實現凈利潤75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2.3萬元,比兩年前翻了一番;村集體收入實現年增收120萬元,被評為我省首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媒體記者 楊萬里)

標簽:

上一篇:全球快消息!2023年山西高校最低錄取分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