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男子在地鐵上被誤會偷拍!被要求脫鞋靠墻站,“不認可道歉,打算起訴”
此前
廣州地鐵8號線
(資料圖片)
“大叔被疑偷拍自證清白后仍被曝光”
事件持續引發關注
6月11日
該女子公開道歉
(此前報道:大叔未偷拍仍遭曝光,女生公開道歉后四川大學回應!“將依規依紀處理”)
近日
又有男子在地鐵上被誤會偷拍
民警到場調查澄清后
當事人表示不認可對方道歉,打算起訴
地鐵上被懷疑偷拍
何小可是一名90后,四川南充人,目前在成都上班。6月11日晚9點左右,他和幾名高中同學聚餐后,獨自從犀浦站出發,打算乘地鐵回到位于世紀城站的單位宿舍。
“我轉線上了地鐵1號線,列車行至高新站時,這時上來一對老夫妻。”何小可說,他立即站起身來把座位讓給他們,自己則站在車廂中間的扶手柱位置。
何小可努力回憶當時的情形稱,列車前進方向右邊那一排大都是男的,左邊那排最遠處有兩名女子,他面前站著一名年紀較大的阿姨,阿姨拉著一名穿著校服的小朋友。
過了一會兒,列車到達成都火車南站。何小可說,遠處那兩名女子突然站起來,對他大聲叫道:“你是不是在偷拍,我懷疑你在用小型攝像頭偷拍。”
這時,該車廂的一名男性列車安全員朝何小可走了過來,一把將他架住。
被帶下車,靠墻站
何小可說,直到那時他才注意到這兩名女子:“她們都戴著口罩,其中一名大約30歲,戴著帽子穿著裙子,另一名20多歲,穿著短褲。”
其中一名女子對安全員說:“我剛剛看到他鞋子在閃爍綠光,上面裝有攝像頭,在偷拍。”隨后,另一女子大聲說道,“就在他鞋帶最前端那里,剛剛閃了綠光,我們看到了,他就關了。”
何小可注意到,這時全車廂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滿臉疑惑。“當我回過神來時,發現那名安檢員已夾住我的胳膊,在全車乘客的目光中我好像被抓了個現行。”
何小可說,當時那名穿短褲的女子叫他趕緊把鞋脫下來,說鞋上肯定有攝像頭。眾目睽睽下,他無奈用左腳把右腳鞋子慢慢脫下來:“我露出鞋子、襪子讓他們看,穿短褲的女子則拿出手機,對著我鞋子一頓狂拍。”
車廂里一名戴眼鏡的男乘客湊近看了看,對兩名女子說:“鞋子上面沒有可以裝攝像頭的地方呀,是不是鞋子上那個金屬處在反光?”
列車安全員用對講機呼叫后,一名女乘務員也來到現場,列車行駛到孵化園站后,何小可和那兩名女子等人下到站臺。“安全員叫我靠墻站著,還叫我把右腳鞋子脫下來,不允許我用手碰它。”
隨后,一名保安也來到現場詢問情況,穿短褲女子重復稱,“他剛剛在偷拍”,“鞋子上有綠色的攝像頭”,“我們看到后,他就把攝像頭關掉了”。保安聽后,朝何小可上下打量了一番,建議報警處理。
“我一直雙手背在背后,無奈靠墻站著,所站的地方正好是列車停車乘客下車的地方。”何小可說,一輛輛列車到站,眾多下站乘客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這令他感到很難受。
民警調查后給他澄清
何小可介紹,他站了大約30分鐘,曾想調整一下站姿,那兩名女子朝他吼道:“你干什么,難道是想銷毀證據嗎?”
在焦急等待民警到來時,那名穿短褲的女子還給朋友發微信語音,“給你們吃個瓜”。
后來,一輛地鐵駛來,列車上下來4位民警,他們簡單詢問了兩名女子后,把他們帶到了成都火車南站派出所。
一位民警戴著手套開啟執法記錄儀,給何小可脫掉右腳鞋子,仔細檢查了他的鞋帶、鞋舌、鞋墊等處,然后又脫掉他左腳鞋子,重復操作了一遍。
現場一名目擊者介紹說,該民警站了起來,對何小可和旁邊的人說:“我已經檢查過了,他的鞋子沒有任何問題。”
有民警分析說,當高速行駛的列車快到站時,站臺兩邊廣告牌上的光映射在鞋子上,折射出了綠光,讓兩女子誤以為是攝像頭,當列車到站停下時,車處于靜止狀態,綠光消失,兩女子又誤以為是何小可關掉了攝像頭。
當事人:女子道歉敷衍,準備起訴
民警對何小可說,他們會盡力調解,如果對調解滿意就算成功,如果不滿意,他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起訴那兩女子,同時可以主張自己的名譽權或尋求精神損失方面的賠償。
何小可說,賠償他可以不考慮,他需要一個有態度的道歉:“她們必須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不要她們的賠償。”
何小可告訴記者,經民警調解后,戴帽子的那名女子飛快地朝他說了一句,“帥哥對不起”,隨即轉身走出辦公室。
“我當時十分詫異,這種道歉語氣一點不誠懇。”何小可說,“我不接受道歉,她們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何況那名穿短褲女子至今沒有給我道歉。”
對于當晚發生的事,一名乘客稱:“我當時還和那兩名女子說過,那個鞋面是不可能安裝攝像頭的,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出庭作證。”
何小可說,他希望當時在列車上的乘客聯系他,給他提供更多證據,他準備起訴那兩名女子,要求她們公開賠禮道歉。
“當我忙完回到家時,已是6月12日凌晨5時左右。”何小可有些疲憊地說,他不想暴露那兩名女子的姓名等信息,只希望她們以后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要再去冤枉好人,同時希望她倆真誠道歉。
對此,成都火車南站工作人員稱,此事發生后他們高度重視,當時一直在想辦法調解,支持何小可通過訴訟程序解決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 華商報
編輯:小冉、小能手
審稿:卞英豪
標簽:


“保護漁業資源 守護一江碧水”湘潭500萬尾魚苗投入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