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多年前,一位古人緬懷妻子絕代美顏,“巫峰神女難比其麗容”……邯鄲發現安史之亂“美人碑”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為歌頌女子的美貌,古人是窮極才華。比如西漢音樂家李延年的這首歌賦,引發后世傳唱。
(資料圖片)
8月29日,河北邯鄲峰峰礦區,有人不經意間挖掘出一方古人的墓志銘。
這方墓志出土時,帶著覆斗形的蓋子,已殘缺,刻有青龍、朱雀、玄武等瑞獸形象。
橙柿互動了解到,峰峰礦區文物保護中心文保人員初步研究后發現,這方墓碑的主人,是1267年前,唐朝安史之亂時的一位邯鄲年輕女子。
邯鄲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古燕趙之地,有8000年文化史、3000年建城史,曾多次發現唐朝古墓葬。
今年4月,邯鄲清理發掘出7座唐代中晚期磚室墓
這次發現的墓志銘,立碑人是女子的丈夫:大燕相衛二州團練副使苑公。
通過墓志銘,苑公深切抒發對妻子的懷念,并盛贊她的絕世容顏:“巫峰神女難以比其麗容”、“趙國佳人終見慚其傾國”。
意思是說,妻子的美貌,連巫山神女都難以比較,燕趙佳麗見了也會羞愧。
當年的李氏,到底是怎樣的風華絕代?這令現場的文保人員無限遐想。
要知道,而燕趙佳麗古來久負盛名!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書寫的正是燕趙女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
漢詩稱“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李白說“燕趙多秀色,綺樓青云端”,李白又說“燕趙多美女,走馬輕風雪”。明鄭一麟說“生就娉婷不用妝,明珠難掩匣中光”。
峰峰礦區文物保護中心研究室的馬懷如主任介紹,墓志銘正面刻有400個文字,保存完整,文字清晰。文筆灑脫華美,展示了唐代的浪漫主義文風。
這方墓志銘的序中,記載了女子美好短暫的一生——
李氏原為鄴人(今邯鄲臨漳人),其雍容華貴、玉顏窈窕,八九歲便會擊鼓識音,十三四歲擅長跳舞,副使苑公求娶后遷居至此(以上為墓志銘原文大意)。
墓志銘記載,李氏卒年21歲,正是一個女子的桃李年華。
當年為圣武元年(安祿山自立年號),即公元756年。這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年份,時逢大唐建國138年之巨變。
邯鄲發現的距今1300多年的袁翼夫婦唐代墓
是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劍指長安。
而李氏的丈夫苑公,正是大燕政權的一個官員,大燕相衛二州團練副使。團練副使,在北宋之前,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官職。
當時,天下局勢混亂,地方也不平靜,于是設置了團練守捉使、團練守捉副使,由他們負責地方上的治安, “大者領州十余,小者二三州”。頗有權力。
那一年,45歲的詩圣杜甫在長安被俘,寫下了《哀王孫》——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那一年,56歲的“詩佛”王維也來不及逃跑,和詩圣杜甫一同被抓。
詩圣和詩佛在長安身陷囹圄時,56歲的大聰明李白正一路南逃,躲到廬山隱居下來。
公元756年的戰亂,改變了時局,不但改變了詩歌史,也改變了普通人的命運。
那一年,身為普通官員的郭子儀被啟用,開始了一代名將的得意人生。
同一年,也發生一樁駭人聽聞的大事——
唐王朝最強大的男人保護不了自己的女人: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在馬嵬驛被禁軍處死,卒年38歲。
與之相比,同為女人的李氏似乎幸運一些。
馬懷如主任介紹:墓志銘記載,她是患病去世的。雖身處亂世,她在丈夫苑公的庇護下安然長眠。
墓志銘上說,李氏和副苑公結婚后沒多久,便在自己的府邸去世了。苑公很傷心,將她葬于此地,并寫下墓志銘。
提到河北,司馬遷和韓愈都曾這樣評價,“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荊軻在燕國易縣說,“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東周刺客豫讓在趙國邢臺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馬懷如主任認為,該墓志的銘文內容,對于研究當地唐朝時期的行政劃分、地方建制、官職設置、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橙柿互動了解到,發現墓志銘的地方,應該距離女子李氏的墓葬不遠。墓葬目前已初見端倪,文保人員下一步將繼續進行保護研究。
一個女子的墓志銘,也是安史之亂的一段人生縮影。
女子李氏身處曾輝煌昌盛的大唐,因安史之亂,再也沒有找回昔日的榮耀。
她結束一生風華的那年,身外世界正發生很多大事:有人失意、有人得意。西望長安、風雨飄搖……
標簽:
-
31
2023-08崔康熙不滿判罰抗議染黃,泰山助教連吃2黃被馬寧紅牌罰上看臺
足協杯8強戰,國安vs泰山比賽中,泰山主帥崔康熙不滿判罰抗議染黃,泰 -
31
2023-08商湯大語言模型應用“商量SenseChat”即日起全面向廣大用戶開放服務
8月31日,商湯科技日日新大模型旗下自然語言應用“商量SenseChat”正式 -
31
2023-08長城證券:政策扶持氫能產業放量 應用端滲透率不斷提升
證券時報網訊,長城證券研報指出,政策扶持氫能產業放量,應用端滲透率 -
31
2023-08海南日報客戶端 | 海南省出臺“海南鮮品”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辦法
海南日報記者陳彬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印發《“海南鮮品”區域公用品牌


昌邑市柳疃鎮:三措并舉讓老干部“余熱”升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