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推出大型活動“一件事”集成辦事,演出等審批時限大幅縮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市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優化大型消費活動審批流程,促進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展覽展銷市場繁榮發展。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政務服務局會同相關審批部門根據企業實際辦事需求,研究推出三個大型活動“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已于近日上線。營業性演出、大型體育賽事、展覽展銷活動等審批時限大幅縮減,其中,新申請內地營業性演出,審批時限由35個工作日減少至6個工作日,壓縮了82.9%。
據悉,相關部門實地對大型活動舉辦情況進行調研,了解申請舉辦大型活動審批及監管現狀。邀請相關企業進行座談,聽取企業申請舉辦大型活動的問題以及對改革的意見建議。調閱部分大型活動審批卷宗,梳理企業在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
為加快集成辦事場景建設,市政務服務局會同市公安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務局、市體育局、市城市管理委、市文物局、市市場監管局、北京海關等部門,組建工作專班集中辦公,召開20余場工作推進會,全面梳理大型活動審批情況,分析存在問題,重塑審批流程,推行集成辦理,并印發《北京市舉辦大型活動“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建設實施方案(試行)》。
在業務梳理的同時,同步開展審批單事項的規范與對接。與城管委、體育、市場監管、公安等單事項進行系統對接聯調,尤其是體育部門的“舉辦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許可”單事項,與16區及經開區系統逐一對接調通。為提高辦事人的辦事效率,簡化線上辦理的頁面設計,優化辦事指南。線下“舉辦大型活動審批綜合窗口”設置前,組織召開工作培訓部署會,針對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大型體育賽事、大型展覽展銷等活動“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的政策口徑、申請材料、辦理流程等進行培訓。
“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重塑了審批流程。大型營業性演出中的新申請內地營業性演出,審批時限由35個工作日減少至6個工作日,壓縮了82.9%;新申請舉辦涉港澳、涉臺、涉外營業性演出,審批時限由51個工作日,根據演員數量和節目數量不同分別壓減至11、16、19個工作日。上述兩類情形的審批材料均由38件減少至22件,精簡了42.1%。
大型體育賽事審批時限由62個工作日減少至10個工作日,壓縮了83.9%;審批材料根據不同情形,由25件分別減少至17件和16件。
大型展覽展銷中的涉外經濟技術展覽,審批時限由34個工作日減少至6個工作日,壓縮了82.4%;審批材料由26件減少至19件,精簡了26.9%。文物進境展覽,審批時限由33個工作日減少至6個工作日,壓縮了81.8%;審批材料由25件減少至19件,精簡了24.0%。涉外營業性藝術品展覽,審批時限由45.5個工作日減少至11個工作日,壓縮了75.8%;審批材料由28件減少至19件,精簡了32.1%。
同時,對涉及的8個部門的12項單項審批同步優化。對涉及的單事項,結合材料必要性、數據共享等因素,申請材料應減盡減,辦事人不再提交。
標簽:


歐普康視回應“醫藥反腐”:目前沒有收到有影響的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