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守住能源保障安全線

2023-08-09 09:02:54 來源: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8月8日,國網徐州供電公司采用不停電作業方式,對10千伏鹿工106 線25號桿進行帶電更換柱上開關工作,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受訪單位供圖

本報記者 王春瑩


(資料圖)

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電力保供事關國計民生,事關發展大局。在高溫等極端天氣影響下,“迎峰度夏”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從全省來看,受氣溫升高和經濟回升影響,江蘇電網用電負荷于5月29日突破1億千瓦,比去年夏季提前19天,首次在5月份負荷破億。從全市來看,受經濟穩定發展、基礎負荷增長、空調負荷增多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夏我市用電負荷不斷攀升。我市能源行業多措并舉,加大電力保供力度,守護經濟社會發展“電力引擎”。

節能減碳服務制造業轉型升級

眼下,制造業仍處于傳統用能旺季。8月6日,豐縣歡口鎮工業園內,一邊是生產線在有序運行,一邊是“屋頂光伏”在陽光的照射下,正在為廠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

在徐州海盛機械公司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國網徐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對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板進行巡檢和清洗工作,穩步提升發電效率。

“我們響應‘雙碳政策’,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布局。2022年,利用現有的6棟廠房建成了12.44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后實現每年發電1360萬千瓦時,年節約5470噸標準煤。”徐州海盛機械公司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國網徐州供電公司為服務廣大光伏發電客戶,提供分布式光伏受理服務,全力暢通屋頂光伏發電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站式”服務兩個渠道,針對轉型升級企業制定“一企一策”。在企業能源轉型發展的同時,為企業用電保駕護航。

一直以來,徐州高度重視綠色低碳能源產業發展。上半年綠色低碳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9.0%,逐“綠”而行助推經濟發展。目前,全市共擁有10千伏及以上光伏電站126座、風電場17座,讓產業得以良性循環、經濟得到可持續健康發展。

重點電網工程提供支撐保障

用電高峰,電能不能供得上,一看發電能力,即電源;二看輸電能力,即電網。

6月,國網徐州供電公司2023年19項主網迎峰度夏工程全部竣工投運,有效增強了徐州電網網架結構,緩解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網負荷高峰壓力。

220千伏彭九彭商線增容輸變電工程是國網徐州供電公司今年唯一一個省公司2023年迎峰度夏工程,已于6月2日投運。

“我們加班加點搶進度,與時間‘賽跑’。此次工程施工是江蘇省內首次試點應用無人機作業典型施工方法。”220千伏彭九彭商線增容輸變電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無人機攜帶牽引繩,直接將牽引繩從放線滑車吊板外側導入吊板內側的輪槽,減少高空作業人員操作工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電網工作人員對高鐵、高速等重要跨越二級作業風險進行全過程安全管控和督查,筑牢安全作業防線。工程成功更換8.4公里雙回輸電線路導地線,針對鄭徐高鐵、京臺高速兩處重要交跨點改造鐵塔,新建鐵塔6塔,拆除舊塔5基,為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注入新動能。

7月11日,國網江蘇電力物資質量A級檢測基地在徐州建成投運。基地覆蓋設備、材料、線纜等3大電網物資類別530余項檢測能力,是國家電網系統首個“全品類”配電網物資標準化檢測基地,也是國家電網系統內A級檢測項目最全、智能水平最高、承載能力最強的綜合性創新示范檢測基地。此外,徐州供電公司不斷深化“自動作業、數字運營、智能決策、可視管理”為特征的物資質控模式,推動供應鏈向“綠色、數智”轉型發展,加大物聯網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保電隊伍24小時待命

今年5月起,國網徐州供電公司全面加強設備運行維護工作,對全市輸配電線路、變電站、環網柜等實施“地毯式”巡查。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淮河以北地區汛期降水量較往年偏多,強對流天氣、雷雨大風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國網徐州供電公司統籌汛期應急管理和極端天氣防范應對準備工作,確保電網安全運行。

國網徐州供電公司提前完成一輪“水電相連”隱患治理,常態運轉“水電相連”應急聯動機制,與低洼、地下配電站房所在小區物業、社區建立有效溝通,實現信息共享,確保出現汛情后能夠快速聯動,同時積極開展防汛宣傳和用電安全指導工作。

截至目前,已累計排查427座地下配電站房、1.1萬余座電纜井,閉環防汛隱患63處。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除開展全面巡視排查安全隱患、加大設備維護力度外,“如何在線路發生故障時提高響應和快速處置能力”是供電部門在迎峰度夏期間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為保障迎峰度夏期間用戶正常用電,供電部門完善各類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制定事故應急處置流程,落實應急搶險物資和備品備件。

“我們正在推廣不停電作業,強化搶修人力部署,137支搶修隊伍、1100余名搶修人員、238輛搶修車輛24小時待命,確保‘一拉就響’。”國網徐州供電公司設備部負責人介紹,公司增設了迎峰度夏故障處置專席,快速響應民生關切,推廣“可視化+網格化”,輸電通道隱患處置時間降至15分鐘以內,扎實推進檢修預試,及時消除缺陷隱患。

標簽:

上一篇:身陷技術糾紛 中興新材IPO添堵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